[发明专利]汽车滤清器壳体自动化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67381.2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6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范家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欣成业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B21D43/10;B21D45/06;B21D3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101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滤清 壳体 自动化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滤清器壳体的自动化生产线。
背景技术
汽车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汽车在出厂检测和日常保养的时候都需要用到滤清器,使用量非常巨大,一次用完就报废,属于易耗品,滤清器壳体作为滤清器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市场需求量同样非常巨大,滤清器壳体需要五道工序才能完成,分别是下料、拉深、二次拉深、整形、修边,每道工序需要一套模具,且每道工序需要一台机床,每台机床需要一人操作,传统的加工方法是在一道工序完成后用人工搬运到下一道工序加工区进行加工,这种传统的加工方法生产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耗费人力物力,且产品精度不稳定,产品差异性大,并且在搬运过程中产品容易损伤,也增加了产品的成本投入,从而失去市场竞争力,不利于企业的市场开拓和发展。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滤清器壳体的自动化生产线。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生产效率低、精度不稳定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滤清器壳体自动化生产线,包括床身、油压机、机械手、模具组,所述油压机通过上平板固定设置在床身上方,所述油压机驱动模具组动作,所述模具组包括上模组和下模组且位置相互对应,所述上模组包括下料上模、拉深上模、二次拉深上模、整形上模和修边上模且按顺序依次排列,所述下模组包括下料下模、拉深下模、二次拉深下模、整形下模和修边下模且按顺序依次排列,所述下模组通过模架固定设置在底板上,所述上模组通过上平板固定设置在床身内侧,所述机械手包括左抓取夹、右抓取夹和从动机械臂,所述左抓取夹和右抓取夹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在主导轨上水平移动且相互对称设置在模具组两侧边,所述从动机械臂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在副导轨上水平移动产。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还包括PLC电气控制箱。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PLC电气控制箱包括触摸显示屏。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械手包括光电检测装置。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包括两组以上的机械手和与机械手数量相对应的模具组。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械手的左抓取夹和右抓取夹成45°夹角。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械手的左抓取夹、右抓取夹是可拆卸的。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模组、下模组是可拆卸连接的。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放置成品的成品架。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成品架的可移动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机械手来实现生产的自动化,且十个工序在一台机器中完成,避免产品在移动加工中造成产品损坏,极大的减少了不良产品的出现,一个人就可以完成全部操作,生产效率提高十倍,节省机器设备投入成本,采用电气自动化控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机械手的抓取夹和模具都是可拆卸的,机器的适用范围更大,不仅仅局限于一种产品、一类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抓取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欣成业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欣成业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73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扩散式旋风除尘器
- 下一篇:一种利用甜柿树造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