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搅拌摩擦焊用智能化控制测力测温仪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67566.3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7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汪洪峰;汪建利;宋娓娓;方淼晖;段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K11/12 | 分类号: | G01K11/12;G01L5/00;B23K20/12;B23K20/2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瞿网兰 |
地址: | 24504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搅拌 摩擦 智能化 控制 测力 测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擦焊接技术,尤其是一种能同时测量搅拌摩擦焊接过程中实时温度和搅拌头作用力,并可最终绘制各时间段的温度场和各时间段的搅拌头作用力曲线图的综合性测试仪,具体地说是一种集测温、测力于一体的搅拌摩擦焊用智能化控制测力测温仪。
背景技术
实际搅拌摩擦焊接过程中经常需要测量焊接过程中工件温度场以及搅拌头作用力,并以此来判断工件内部残余应力分布和工件变形,如何获得较为准确的温度场和搅拌头作用力是目前搅拌摩擦焊接研究追求的一个主要目标之一。传统的通过热电偶测量温度的方法,首先破坏了工件,在实际应用中是不可取的,而且测得的点的位置也是很有限,无法获得整个工件的温度场分布情况;另外搅拌头作用力目前大多数采用应变片测量,其准确度与测力仪本身制造精度有很大的关系,而且因受力不均匀很容易导致焊接的焊缝不在一条直线上。因此从工程实际出发,设计一种搅拌摩擦焊智能化控制测力测温综合测试仪是当务之急,它不仅可以获得各时段的温度,而且还可以绘制每个时段的温度场;而测力方面主要通过采集气体压强,判断搅拌头在各方向力的大小,同时因压强不相等,造成工作台不水平,可通过增压或卸压方式,保持工作台始终能在同一水平面上,因此其既可以测力也可以保证焊缝在一条直线上,大大提高了焊接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搅拌摩擦焊测温和温力进会对工件造成损伤的问题,设计一种既能测量温度分布,又能测量搅拌力大小,提高焊接质量的搅拌摩擦焊用智能化控制测力测温仪。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搅拌摩擦焊用智能化控制测力测温仪,其特征是它包括工作台1、支柱结构2和底座3,支柱结构2安装在底座和工作台1之间,所述的工作台1中安装有导热管,导热管中安装有能根据温度变化面变色的热感材料,在与导热管相对位置处安装有摄像头,摄像头将摄取的热感材料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颜色送入计算机4中进行比对而得出对应摄像头所摄出的导热管的温度;所述的支柱结构2由活塞杆和气缸组成,活塞杆的伸出气缸的一端与工作台1相连,气缸固定在底座3上,气缸与补压及卸压装置相连,补压及卸压装置根据安装在气缸中的压力传感器所得的压力先计算出各活塞杆对应位置处的作用力并送入计算机中,计算机根据各活塞杆处的压力发出增压或减压指令,控制补压及卸压装置动作以使工作台1保持水平状态。
所述的导热管分两层布置在工作台1中,且两层导热管呈空间正交状态。
所述的气缸垂直安装,各气缸之间通过水平连接管连成一个整体以增加整体刚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不仅能获得搅拌摩擦焊接过程中各时段的温度,且还能绘制各时段的温度场;在测力方面通过采集气体压强,判断搅拌头在各方向力的大小。同时因压强不相等,造成工作台不水平,可通过所测气压值反馈到补压卸压装置上进行增压或卸压,以此保证工作台始终能在同一水平面上,这能使搅拌摩擦焊接过程中焊缝始终在一条直线上,大大提高了焊接质量。通过研制的测试仪可以获得摩擦焊接过程中各时段的温度,且还能绘制各时段的温度场;在测力方面通过采集气体压强,判断搅拌头在各方向力的大小。同时因压强不相等,造成工作台不水平,可通过所测气压值反馈到补压卸压装置上进行增压或卸压,以此保证工作台始终能在同一水平面上,这能使搅拌摩擦焊接过程中焊缝始终在一条直线上,大大提高了焊接质量。特别针对新型材料的搅拌摩擦焊接,能很好的在最快时间掌握其对温度及搅拌头作用力的影响,为研究这种材料的搅拌摩擦焊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测量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利用本发明的测量装置测得的温度场分布示意图。
图4是利用本发明的测量装置测得的搅拌头受力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学院,未经黄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75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