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回水通道的内窥镜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67812.5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0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夏术阶;高仁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圣博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15 | 分类号: | A61B1/015;A61B1/012;A61B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骆苏华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回水 通道 内窥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科手术辅助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回水通道的内窥镜。
背景技术
内窥镜,例如输尿管镜,在外科手术中应用极为广泛,适用于插入人体进行一些辅助治疗。现有的输尿管镜包括硬质内窥镜、软质内窥镜,硬质内窥镜由于镜头无法转动,因而只能做一些病灶位置相对明确的手术。对于一些病灶位置不明确的手术,例如输尿管镜需要在镜头进入肾盂后,不断调整方向进入不同肾盏,以找到病灶进行手术。然而,这种软质内窥镜由于材质较软,在进入人体时需采用硬质材料(一般为鞘管)在人体建立通道,之后通过该鞘管的通道将软质内窥镜送入人体,这样的手术操作较为麻烦。因而,目前出现了软硬可调的内窥镜。更多关于软硬可调的内窥镜请参考公开号为“CN 101933795A”的中国专利文献。
然而这些内窥镜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下述问题:
只具有进水通道管,随着手术进行不断冲洗视野范围内的组织,进入人体的水越来越多,这些水如果无法得到有效排除,会存在一定风险,例如人体肾脏只能承受一定范围内的肾压差,超过该范围会对人的生命造成危险。虽然现有的一些软质内窥镜也通过鞘管与软质内窥镜之间的间隙进行排水,然而,该排水无专门通道,在医生的操作端容易造成污染,不利于手术进行。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内窥镜,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出一种新的内窥镜,以降低手术风险且该内窥镜易于操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窥镜,包括:
具有器械通道管、光纤通道管、进水通道管及回水通道管的管体。
可选地,所述内窥镜为软质内窥镜、硬质内窥镜或软硬可调内窥镜。
可选地,所述回水通道管包括适于置于人体内的内端与适于置于人体外的外端,所述外端与液体计量装置相连。
可选地,所述回水通道管的外端还与抽水装置相连。
可选地,所述回水通道管的直径范围为0.1~2mm。
可选地,所述光纤通道管为照明通道与信号传输通道共用的一个管道;或所述光纤通道管为两个管道,其中一个管道为照明通道、另一个管道为信号传输通道。
可选地,所述内窥镜为软质内窥镜或软硬可调内窥镜,所述内窥镜还包括适于置入牵拉丝的牵拉丝通道管。
可选地,所述管体包括适于置于人体内的内端与适于置于人体外的外端,所述牵拉丝的一端与所述管体的内端固定,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牵拉丝包括至少两根金属丝及嵌套在其中一根金属丝上的多个球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状的球体。
可选地,所述管体包括适于置于人体内的内端与适于置于人体外的外端,所述牵拉丝的一端与所述管体的内端固定,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牵拉丝包括至少两根金属丝及嵌套在所有金属丝上的多个球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状的球体,至少一根金属丝不位于多个球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状的球体的中心。
可选地,所述内窥镜为输尿管镜、肾盂镜、膀胱镜、胃镜、肠镜、支气管镜、胆道镜或宫腔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回水通道管的设置,利于手术进水从人体排出,同时该通道管利于将该排水进行收集,不会对操作端造成污染,利于操作。
2)可选方案中,该回水通道管包括适于置于人体内的内端与适于置于人体外的外端,所述外端与液体计量装置相连,使得从人体排出的废水不但得以收集,而且可以测量,基本实现进水量与回水量(排水量)保持相等,因而,降低了手术风险。
3)可选方案中,在2)可选方案基础上,该回水通道管的外端还与抽水装置相连,使得排水不畅的情况下,通过外界器械的使用,使得排水顺利进行,不会在人体积累。
4)可选方案中,光纤通道管可以为两个管道,其中一个管道为照明通道、另一个管道为信号传输通道;也可以为一个管道,其集成照明通道与信号传输通道于一体。可以根据照明条件及信号传输性能的具体要求进行选择设置。
5)可选方案中,该内窥镜可以用于现有的硬质内窥镜、软质内窥镜与软硬可调内窥镜,与现有内窥镜兼容性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圣博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圣博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78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