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冻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67937.8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6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钟弘道;谢文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5B47/02 | 分类号: | F25B47/02;F25B49/02;F24F1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冻 空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冻空调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除霜或热交换功能的冷冻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的冷冻空调系统(例如冷冻机或空调设备)的除霜手段所采取的是电热除霜的方式,但以电热除霜的方式将容易造成耗电较高的问题。以卖场存放高级货品的冷冻柜为例,若冷冻柜使用电热除霜的方式,将容易造成冷冻柜的温度太高的现象。如此往往会造成冷冻柜内的食品或肉品的质量变异、变差、变黑等问题。因此,一般卖场要对冷冻柜进行除霜时,往往需要将冷冻柜内的食品或肉品搬下来才可除霜。如此,将使得除霜过程过于冗长而不便。
此外,另有冷冻空调系统的除霜手段采取热气除霜或是热液除霜的方式,但以热气除霜的方式将容易造成热冲击的负面影响,而以热液除霜的方式将因环境温度较低而造成除霜温度太低的缺点。并且,上述以热气除霜或是热液除霜的方式还必须搭配冷冻空调系统内的液气分离器的电热手段来防止压缩机产生液压缩的问题,故以热气除霜或是热液除霜的方式依旧需要消耗额外的电力。
此外,目前冷冻空调系统往往会有废热的产生,而此废热也将造成冷冻空调系统的能源利用上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冷冻空调系统,借以解决现有除霜手段的问题以及提高能源利用率。
本发明所揭示的冷冻空调系统,包含一制冷剂循环模块及一除霜控制阀。制冷剂循环模块包含一压缩机、一冷凝器、一膨胀装置及一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装置及蒸发器通过一管路以依序相连而构成一循环回路。除霜控制阀与膨胀装置为并联配置的关系而连接于蒸发器及冷凝器之间。
本发明所揭示的冷冻空调系统,包含一制冷剂循环模块及一热回收模块。制冷剂循环模块包含一压缩机、一冷凝器、一膨胀装置及一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装置及蒸发器通过一管路以依序相连而构成一循环回路。热回收模块包含一流向控制器及一热回收器。流向控制器连接于压缩机及冷凝器之间。热回收器的一端连接流向控制器,热回收器的另一端连接于冷凝器与膨胀阀之间的管路。
根据上述本发明所揭示的冷冻空调系统,借由除霜控制阀与膨胀装置为并联配置的关系而引入高温制冷剂对蒸发器,以达到除霜效果。此外,借由除霜辅助模块的设置,以加强除霜效果。故,本实施例的冷冻空调系统可迅速完成除霜动作并可避免热冲击以及额外耗电的问题。此外,借由热回收模块的设置,可充分回收冷冻空调系统所产生的废热而提高能源再利用率。
有关本发明的特征、实作与效果,现配合附图作最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冷冻空调系统的结构配置图;
图2为根据图1的冷冻空调系统的过热度调节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冷冻空调系统的结构配置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冷冻空调系统的结构配置图。
附图标记
10:冷冻空调系统 10a:冷冻空调系统
11:制冷剂循环模块 111:压缩机
112:冷凝器 113:膨胀装置
114:蒸发器 115:管路
116:除霜控制阀 117:辅助热交换器
118:分流管路 119:分流器
12:除霜辅助模块 12a:除霜辅助模块
121:第一阀体 122:第二阀体
123:第三阀体 124:第一流管
125:第二流管 126:旁通管
127:第一温度传感器 128:热交换器
13:热回收模块 131:流向控制器
132:热回收器 133:卸压阀
134:储液装置 135:第二温度传感器
14:过热度调节模块 141:外腔体
1411:外腔室 1412:底部
142:内腔体 1421:内腔室
1422:底部 143:第一管体
1431:开口 144:第二管体
1441:开口 145:第三管体
1451:开口 146:第四管体
1461:开口 20:液态制冷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79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万向连接部件
- 下一篇:一种可防护螺栓端头的螺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