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水防油玻璃拨水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68213.5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8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余锋;林肖玲;廖锡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平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7/00 | 分类号: | C03C17/00;C03C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51149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玻璃 水剂 及其 制备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玻璃表面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水防油玻璃拨水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玻璃是由浮法玻璃或一般平板玻璃制成的,水对浮法玻璃或一般的平板玻璃具有润湿性,因为玻璃的表面张力比水大4倍,即玻璃具有较高的表面能,现有的各种行业所使用的玻璃或以此种玻璃加工而成的制品,如汽车玻璃、浴室玻璃、门窗装饰玻璃等均不具备防水、防油的功能,因此如果在雨雪天气在玻璃表面形成一层水膜,就会致使视野模糊不清,特别是汽车上的司机,往往因此导致车祸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防油玻璃拨水剂,并利用其在玻璃表面形成一层表面张力比水低的完全透明的薄膜,对水显示不浸润性的功能。
本发明提供的防水防油玻璃拨水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各物质制备而成:
其中,所述碱为氢氧化钾、氢氧化钠、三乙胺、乙二胺、三乙醇胺、生物碱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酸为盐酸、硫酸、乙酸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提供的防水防油玻璃拨水剂制备方法如下:按比例称取各物质,
各物质及其质量百分比如下:
其中,所述碱为氢氧化钾、氢氧化钠、三乙胺、乙二胺、三乙醇胺、生物碱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酸为盐酸、硫酸、乙酸中的至少一种;
然后将各物质混合在80℃-100℃ 水解1-3小时后分离上层油状物,将分离出的上层油状物水洗后在80℃-120℃缩合0.5-1小时,得到的聚合物树脂用无水乙醇稀释,制成本发明的防水防油玻璃拨水剂。
所述聚合物树脂用无水乙醇稀释时,聚合物树脂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9。即稀释到浓度为10%。
这种拨水剂的使用方法如下:
1.玻璃进行清洁处理
用清洁剂清洗去污,清洗过后,再用清水清洗使其无清洁剂残留,自然风干;
2.涂饰
将拨水剂均匀喷涂于玻璃表面,涂均后干燥10-30分钟,用去离子水清洗油状物,自然风干再涂饰一次,10-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干净玻璃表面即可;
3.固化和用量
根据拨水剂在汽车挡风玻璃用量测试,其用量为1L可涂饰30-80m2;
并在清洗后,常温自动固化成膜,其硬度为2 H,水对玻璃的接触的倾角为110℃。
本发明的防水防油玻璃拨水剂是由各种羟基的化合物缩合制备而成,各项性能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GB9656-96,《汽车安全玻璃》的规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技术人员更全面的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汽车挡风玻璃用的氟硅缩合物制备
实施 例一
本实施例的防水防油玻璃拨水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各物质制备而成:
本实施例的防水防油玻璃拨水剂,制备方法如下:
按比例称取各物质,其中,各物质及其质量百分比如下:
然后将各物质混合,将上述混合物在反应釜中86℃水解3小时,分离出上层油状物,将分离出的上层油状物水洗三次,然后在120℃缩合0.5小时,得到氟硅树脂,用无水乙醇稀释到10%的浓度(氟硅树脂与无水乙醇体积比为1:9),即得到防水防油玻璃拨水剂。
实施 例二
本实施例的防水防油玻璃拨水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各物质制备而成:
本实施例的防水防油玻璃拨水剂,制备方法如下:
按比例称取各物质,其中,各物质及其质量百分比如下:
然后将各物质混合,将上述混合物在反应釜中90℃水解2小时,分离出上层油状物,将分离出的上层油状物水洗三次,然后在120℃缩合0.5小时得到氟硅树脂,用无水乙醇稀释到10%的浓度(氟硅树脂与无水乙醇体积比为1:9),即得到防水防油玻璃拨水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平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平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82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