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面板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68337.3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2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吕家庆;苏国彰;苏振豪;叶政谚;陈昱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万士达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52311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电容式的触控面板通常包括多个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第一感测串列以及多个沿着Y轴方向延伸的第二感测串列,其中每一第一感测串列与每一第二感测串列分别具有串接的多个感测垫。
然而,目前电容式触控面板的周边设计中,感测垫仅只有一小部分从显示区延伸至周边区内,因此当触控物体(如手指)碰触到显示区与周边区的边界时,触控物体与感测垫之间的交互作用大幅下降,进而导致控制器在计算接触发生点的座标时因信息不足而造成位置的误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通过辅助电极的设置,可增加周边区的电容变化量,以提升触控面板的触控效能。
本发明提出一种触控面板,其包括一基板、多条第一感测串列、多条第二感测串列、多个第一辅助电极以及多个第二辅助电极。基板具有一显示区与一环绕显示区的周边区。第一感测串列配置于基板上且位于显示区,其中第一感测串列的部分延伸至周边区。第二感测串列配置于基板上且位于显示区,其中第二感测串列的部分延伸至周边区,而第二感测串列与第一感测串列呈交错配置。第一辅助电极配置于基板的周边区。第一辅助电极连接延伸至周边区内的第一感测串列的部分且与位于周边区内的第二感测串列的部分产生电容感应。第二辅助电极配置于基板的周边区。第二辅助电极连接延伸至周边区内的第二感测串列的部分且与位于周边区内的第一感测串列的部分产生电容感应。
本发明提出一种触控面板,其包括一基板、多个感测电极组、多个第一辅助电极以及多个第二辅助电极。基板具有一显示区与一环绕显示区的周边区。感测电极组配置于基板的显示区与周边区。每一感测电极组包括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以及一第二感测电极。第二感测电极配置于第一感测电极旁。第一辅助电极配置于基板的周边区。第一辅助电极连接延伸至位于周边区内的第一感测电极且与位于周边区内同组的第二感测电极产生电容感应。第二辅助电极配置于基板的周边区。第二辅助电极连接延伸至位于周边区内的第二感测电极且与位于周边区内同组的第一感测电极产生电容感应。
基于上述,由于本发明的触控面板具有第一辅助电极与第二辅助电极的设计,因此第一辅助电极可与位于周边区内的第二感测串列产生电容感应,而第二辅助电极可与位于周边区内的第一感测串列产生电容感应。如此一来,可有效提升周边区内互容的区域以增加电容变化量,进而可提高整体触控面板的触控效能。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图4A至图4C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辅助电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a、100b、100c:触控面板;
110:基板;
112:显示区;
114:周边区;
120a、120b:第一感测串列;
122a、124a、122b、124b、122c:第一感测电极;
123、125、127:第一开口;
130a、130b:第二感测串列;
132a、134a、132b、134b、132c、134c:第二感测电极;
135、137:第二开口;
140a、140b、140c:第一辅助电极;
142a:第一连接部;
144a:第一延伸部;
150a、150b、150c:第二辅助电极;
152a:第二连接部;
154a:第二延伸部;
160:传输导线;
210~230:辅助电极;
170:第三辅助电极;
d1、d3、d5:第一距离;
d2、d4、d6:第二距离;
D 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万士达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万士达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83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摸感测装置
- 下一篇:基于增量式关联规则技术的动态大数据模型高效建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