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式振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带有该一体式振膜的动铁单元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68825.4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2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梁;周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31/00 | 分类号: | H04R31/00;H04R7/02;H04R1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孙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及其 制备 方法 带有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振膜及其制备方法及带有该振膜的动铁单元,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一体式振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带有该一体式振膜的动铁单元。
背景技术
一般耳机中广泛应用动铁单元,动铁单元的工作原理为:动铁单元利用电磁转换的基本原理,工作时,交流电流信号通过磁感应线圈,线圈感应生磁,对置于线圈中部的平衡电枢进行磁(极)化,被磁(极)化的平衡电枢则根据同性(极)相斥,异性(极)相吸的原则在两块永磁体中上下振动。该动铁单元的发生振膜由一根金属传导杆连接在平衡电枢上,同时带动振膜上下振动,进而鼓动耳机腔体内的空气,从而发出声音。
振膜的传统制作方法为:振膜支架与振膜主体为分体式,制作时,先将振膜支架四周涂满胶水,把薄膜贴合于振膜支架上,之后,再将振膜主体贴上,完成整个振膜的制作。但在制作的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为确保工艺要求,胶水粘贴时需精确定位;在制作时工序繁多,振膜成型工艺复杂,耗费人力物力,也不适用于批量化生产,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性能好、还能进行大批量生产,自动化程度大为提高,降低生产成本的一体式振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一体式振膜,所述一体式振膜包括振膜主体、连接部、振膜支架以及薄膜,所述振膜主体一端通过连接部与所述振膜支架相连接,所述薄膜设置于振膜支架的表面,所述振膜主体、振膜支架以及连接部为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薄膜粘贴于所述振膜支架的四周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振膜主体还开设有连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振膜主体、连接部以及振膜支架材料为铍铜、铝、镁铝合金或不锈钢。
进一步地,所述一体式振膜的形状为矩形、正方形或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设置为至少1个。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振膜支架的连接处设置有倒角。
一种一体式振膜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所述一体式振膜,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一)备料: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原材料的准备;
(二)一次成型:对所述原材料进行加工,用与所述一体式振膜相匹配的模具对所述原材料进行冲压、蚀刻或激光雕刻,一次成型。
一种带有一体式振膜的动铁单元,所述动铁单元包括磁力驱动机构、传导杆以及所述一体式振膜,所述磁力驱动机构通过所述传导杆传动连接所述一体式振膜。
进一步地,所述磁力驱动机构包括电枢装置、铁芯、线圈以及永磁体,所述线圈和铁芯套设于所述电枢装置上,所述永磁体设置于所述铁芯内圈的相对两侧,且所述相对两侧与所述电枢装置的振动方向相一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一种一体式振膜,其一体成型的结构设置,使得振膜在制作过程中,在满足工艺要求的情况下,成型工艺简单,工序减少;自动化程度提高,同时能够批量化生产,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一体式振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带有一体式振膜的动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一体式振膜,11、振膜主体,12、连接部,13、振膜支架,14、连接口,15、倒角,21、电枢装置,22、铁芯,23、线圈,24、永磁铁,3、传导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提供一种一种机械性能好、还能进行大批量生产,自动化程度大为提高,降低生产成本的一体式振膜。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88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玉米专用控释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包埋菌桑树肥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