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适应送话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69096.4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1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梁;周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08 | 分类号: | H04R1/08;H04R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孙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送话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送话器,特别涉及一种自适应送话器。
背景技术
送话器又称为麦克风、拾音器等,是用来将声音转换为电信号的一种器件,具体为将话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送话器的主要作用是进行声到电的转换,当我们对着送话器讲话的时候,其会将我们模拟的声音信号转换为同一规律的模拟电信号,该信号经送话器内的电路板进行放大增益,再经数字处理后送到发射机进行调制。可以看到,放大增益是送话器工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放大增益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送话器中电信号的传输质量,从而又影响着和受话器之间通话的质量。
但是,通过放大器进行的信号放大增益在实际中往往与设定的放大增益值之间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这种误差对电信号的传输质量以及送话器与受话器之间的通话质量存在着较大的影响,为了消除这种误差,就需要作一个增益误差补偿。目前的解决方法一般都是通过机械方式来进行,如在电路板进行蚀刻等来达到补偿的效果,这些方法由于都需要对送话器的结构进行较大的改动,无疑是很麻烦的,且改动结构所耗费的成本无疑是比较高的,而且一种结构的改动也只能满足一种补偿需求,对于不同的补偿需求,则需要提供不同的结构的送话器来满足,使用上的灵活性较低。因此,亟需一种可以在一台设备获得多种增益误差补偿效果的送话器,来提高调整和使用上的灵活性以及智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对放大增益误差进行灵活且智能性补偿的自适应送话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自适应送话器,包括壳体、振膜、背极板以及电路板,该电路板上设置有工作电压端、麦克风输出端以及接地端,该自适应送话器还包括中央处理器,该中央处理器包括信号输入端,该信号输入端连接至上述的麦克风输出端,用于向上述的电路板输入电信号;上述的电路板还与背极板电连接,用于向该背极板输入电信号。
进一步地,上述的中央处理器为DSP芯片。
可选地,上述的中央处理器为RC滤波器。
进一步地,上述的中央处理器集成于上述电路板上。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信号输入端与上述麦克风输出端贴接。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贴接为表面贴装连接。
可选地,上述的中央处理器固定连接于上述壳体上。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信号输入端与上述麦克风输出端焊接。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焊接为焊锡连接。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在原有的送话器的基础上设置了中央处理器,其没有对原有结构造成改变,安装比较容易,通过将该中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至电路板的麦克风输出端,而该电路板又与背极板进行电连接,即可以建立一个可对放大增益误差进行智能补偿的信号传输结构,通过给中央处理器输入一个包含有补偿调整参数的电信号即可以对放大增益误差进行补偿,虽然在电耗上会有一定的增加,但是相较于以往的改变整体结构来说,成本已经得到了降低,而且本发明最重要的进步在于相较于现有的送话器在放大增益误差补偿上更加灵活和智能,可以高效且优质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2.中央处理器采用了DSP芯片或者RC滤波器,较为优选地可以采用DSP芯片,其具有体积小的优点,比较适用于送话器体积小的特点,方便安装于送话器上,另外,其也具有信号传输速度高、精度高且稳定性强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自适应送话器在实施例1中侧视角度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自适应送话器的内部结构在实施例1中俯视角度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自适应送话器的内部结构在实施例1中仰视角度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自适应送话器的内部结构在实施例1中前视角度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自适应送话器在实施例2中侧视角度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自适应送话器在实施例2中俯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 11.进声口 2.背极板 21.背极板支架 3.电路板 31.电路板支架 32.工作电压端 33.麦克风输出端 34.接地端 4.中央处理器 41.信号输入端 5.振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90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振动气缸
- 下一篇:数字电视机顶盒内DLNA节目目录数据的配置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