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联苯肼酯与毒死蜱的增效杀螨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69152.4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9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宫亚军;石宝才;魏书军;康总江;王泽华;金桂华;崔文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N57/16 | 分类号: | A01N57/16;A01N47/24;A01N25/04;A01P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苯 毒死 增效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含有有效活性成分联苯肼酯和毒死蜱复配的二元复合物,应用于多种害螨的防治。
背景技术
联苯肼酯(bifenazate)化学名:3-(4-甲氧基联苯基-3-基)肼基甲酸异丙酯,分子式:C17H20N2O3,是一种新型选择性叶面喷雾用杀螨剂,主要作用于螨类的中枢神经传导系统的一氨基丁酸(GABA)受体,对螨的各个生长阶段都有效,具有杀卵活性和对成、若螨的快速击倒活性,对天敌影响较小,可用于防治蔬菜、果树、草莓等作物上的叶螨类害螨,毒性很低,对环境友好,非常适合对害螨的综合治理。
毒死蜱(chlorpyrifos)化学名称:o,o一二乙基一o~(3,5,6一三氯一2一吡啶基)硫代磷酸酯,是一种高效、广谱、低残留的有机磷农药,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能有效地防治蔬菜、果树、粮食及花卉作物上的卷叶虫、粘虫、介壳虫、蚜虫、叶蝉和害螨等百余种害虫。
本发明人对联苯肼酯、毒死蜱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联苯肼酯和毒死蜱进行混配,在一定的混配比例范围内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当防治多种害螨时,比使用单剂效果有明显提升,经进一步研究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联苯肼酯和毒死蜱的杀螨组合物,该组合物复配后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
2、本发明根据联苯肼酯和毒死蜱的作用机理不同,将其复配可减少用药量,以克服或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提高防治效果。
3、本发明组合物的特征在于:以联苯肼酯和毒死蜱为有效成分,联苯肼酯和毒死蜱重量比为10~1:1~120,联苯肼酯和毒死蜱重量总和在农药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50%,其余为农药中允许使用和可以接受的辅助成分。
4、本发明农药组合物用已知的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上使用的悬浮剂。
本发明农药组合物中使用的辅助成分包括润湿剂、防冻剂、增稠剂、填料剂等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和发挥药效的已知物质,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试验确定。
与现在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具有以下优点:
1、室内生测结果表明,复配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较之单剂单独使用提高了对害螨的防治效果。
2、二种药剂作用机理不同,可延缓害螨的抗药性的产生。
3、两种有效成分复配后的增效作用,可降低了农药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具体实施方案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配方及制剂加工实施例
联苯肼酯25%、毒死蜱25%、烷基酚聚氧乙烯醚5.5%、硅酮类化合物0.15%、十二烷基硫酸钠4%、聚乙烯醇0.3%、丙二醇3%,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50%联苯肼酯·毒死蜱悬浮剂。
2、本发明组合物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和田间药效验证
实施应用例一:
联苯肼酯和毒死蜱的杀螨组合物对茄子上二斑叶螨室内毒力测定试验
试验药剂采用97%联苯肼原药和95%毒死蜱原药;试虫是从田间茄子上采回的二斑叶螨成螨。
试验方法参照FAO(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测定害螨的标准方法-玻片浸渍法。方法是将双面胶贴在载玻片的一端,轻轻挑取叶螨成螨,将叶螨背部粘在双面胶带上,各螯肢可以自由活动。将药剂在预试验的基础上配成8~10个浓度,每一浓度重复4次,并设空白对照。将粘有成螨的载螨玻片的一端浸入药液,轻摇5 s后取出,置于温度为25℃、相对湿度75%、光照L: D为16: 8的培养箱中,48h时在双目解剖镜下检查死亡情况,以毛笔轻触螨体,螯肢不动者视为死亡,统计死亡率,计算防效。
用DP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剂的LC50,并根据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LC50/供试药剂LC50)×100
理论毒力指数(TTI)= A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
共毒系数(CTC)=ATI/TTI×100
按照共毒系数(CTC)的划分标准,CTC<80为拮抗作用,80< CTC <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未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91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