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骨导式受话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69253.1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9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梁;周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2 | 分类号: | H04R9/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孙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骨导式 受话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骨导式受话器。
背景技术
骨导式受话器主要适用于以下人群:一些先天性外耳发育不全如外耳道闭锁、无耳廓的聋人;某些患有外耳疾病、中耳疾病如伴有化浓性中耳炎及而不适合佩戴气导助听器的;适用于听力损失小于等于70dBHL,患有传导性听力损失、但有正常的骨传导听力的以及其他传导性听力损失患者,骨导式受话器主要通过骨传导的原理来使使用者听到声音,专利号为201120360876.9的专利里公开了一种用于骨导式助听器和扬声装置的动铁式传声器单元,包括电磁屏蔽壳、电枢、振膜、振动传导装置、导磁铁芯、磁铁片、电磁感应线圈,所述电枢、导磁铁芯、磁铁片、电磁感应线圈组成驱动磁体机构,所述驱动磁体机构与固定于电磁屏蔽壳内壁的振膜组合后通过振动传导装置与电磁屏蔽壳传动连接,,构成电声换能系统,精简了传统振膜上外置的增重模块,优化了产品结构,提升其可制造性,采用创新的驱动磁体机构和振膜设计,有效优化了产品的机械结构,提升了其空间利用率,使结构更为紧凑,但是现存的骨传导式受话器的屏蔽壳的外表面一般为平面的,在使用时往往因为安放的位置不恰当,造成耳骨与屏蔽壳的形状不匹配,而造成骨传导式受话器输出过度衰减,声音过小,佩戴不方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提供稳定接触面,方便佩戴的新型骨导式受话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骨导式受话器,包括屏蔽壳、振膜、磁力驱动机构以及动力导杆,所述振膜的四周密封气密固定于所述屏蔽壳的内壁并且连接于所述磁力驱动机构上;所述磁力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屏蔽壳内并且通过所述动力导杆连接所述屏蔽壳;所述屏蔽壳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上开设有连接口;所述动力导杆连接于所述连接口上。
优选的,所述凸起部向所述屏蔽壳的外侧凸起。
优选的,所述凸起部为部分球体形凸起。
优选的,所述凸起部为半球形凸起。
优选的,所述连接口还设有密封部,所述密封部密封连接所述连接口。
优选的,所述屏蔽壳为正方体形状、长方体形状或圆筒体形状。
优选的,所述屏蔽壳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体设有开口部;所述磁力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盒体中;所述盒盖密封连接所述开口部;所述凸起部设置于所述盒盖上。
优选的,所述盒体和盒盖卡接连接、粘接连接或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磁力驱动机构包括电枢、线圈、铁芯以及永磁体,所述永磁体设置于所述铁芯内圈的相对两侧;所述线圈和铁芯均套设于所述电枢的振动换能部上;所述线圈靠近所述电枢的振动换能部的固定端;所述铁芯靠近所述电枢的振动环能部的自由端;所述永磁体设置于所述电枢的振动换能部的振动方向上;所述振膜连接于所述铁芯的外侧;所述电枢固定于所述铁芯上;所述铁芯固定于所述盒体上。
优选的,所述振膜与所述动力导杆错开设置。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一、屏蔽壳上设有凸起部可以方便使用者佩戴;二、凸起部为半球体或部分球体形状,可以保证无论使用者怎样佩戴都能使耳骨感受到相同的振动,不但方便佩戴,而且更有利于振动向耳骨的传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新型骨导式受话器实施例1的受话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新型骨导式受话器实施例1的受话器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公开的新型骨导式受话器实施例2的受话器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声明公开的新型骨导式受话器实施例3的受话器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数字或字母所代表的相应部件的名称:
1.屏蔽壳 11.盒体 12.盒盖 121.凸起部 122.连接口 123.密封部 2.振膜 31.电枢 32.线圈 33.铁芯 34.永磁体 4.动力导杆 5.电磁感应线圈信号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92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分子聚乙烯丙纶、涤纶及自粘涂胶生产线设备
- 下一篇:一种胶条接角加工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