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活性焦处理印染废水的系统及其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69385.4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8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樊兆世;滕济林;胡溪;禹晓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彭秀丽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活性 处理 印染 废水 系统 及其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活性焦处理印染废水的系统及其工艺。
背景技术
纺织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物含量高、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尤其随着化纤织物的发展和印染后整理技术的进步,大量的PVA浆料、新型助剂等难以生化降解的有机物被引入印染废水中,进一步增加了处理的难度。据统计,现有污水厂处理印染废水后的出水残留COD一般在100mg/L以上,无法满足排放要求。
现有技术中,中国科技文献《组合生物技术处理制药废水及其生物相》(《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第40卷第1期,2010年1月,169-171页)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高浓度难降解制药废水的工艺,该工艺中的原水依次通过水解酸化装置、二次沉淀池、曝气生物滤池进行处理,其中所述二次沉淀池沉淀的污泥再次回流至所述活性污泥池,从而保证活性污泥池的污泥浓度。该工艺能够有效除去制药废水中的有机物,对COD的去除率能达到95.43%,对BOD5的去除率能够达到93.1% 。
上述工艺先通过水解酸化将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再经所述活性污泥池对有机物进行处理,从而有效提高了难降解有机物的处理效率;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污水在活性污泥池中的停留时间,进一步提高活性污泥工艺的处理效率,通常还会在活性污泥池中加入载体,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2276056A公开了一种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该工艺中的煤化工废水被通入活性污泥池,所述活性污泥池中投加有活性焦或活性半焦,所述废水流经含有活性焦或活性半焦的活性污泥时,活性焦或活性半焦能够有效对大分子有机物进行吸附,从而大大增加了该类有机物在活性污泥系统中的停留时间,从而提高了活性污泥池的处理效率。
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工艺有效强化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效果,但是,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的实践研究中发现,将上述工艺组合应用于印染废水时,其处理效率仍旧较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印染废水中难以生化降解的芳香族大分子有机物含量要远高于其它废水,其BOD5/COD值很低,可生化性很差,难以去除。而如何针对印染废水设置有效、稳定的废水处理装置及其工艺,使其出水COD含量能够大幅度降低,是现有技术尚未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由于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工艺组合应用于印染废水时,其处理效率仍旧较低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能够大幅度降低出水COD的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及其工艺。
本发明所述的利用活性焦处理印染废水的系统及其工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利用活性焦处理印染废水的系统,包括:
依次连接设置的水解酸化装置、活性污泥池、沉淀池和生物滤池,所述印染废水由所述水解酸化装置进入,处理后的出水从所述生物滤池流出,所述沉淀池与所述活性污泥池之间设置有回流管道;
所述水解酸化装置上设置有活性焦加料口,在所述水解酸化装置内添加有活性焦,从所述水解酸化装置出来的含有活性焦的出水再进入所述活性污泥池。
所述水解酸化装置内活性焦的粒径为0.1~1.0mm。
所述生物滤池中的滤料采用粒径为1.0~8.0mm的活性焦。
在所述沉淀池和所述生物滤池之间还设置有中间水池。
在所述水解酸化装置前,与所述水解酸化装置连接设置有初沉池。
基于所述的处理系统的处理工艺,包括:
(1)将印染废水送入所述水解酸化装置,所述水解酸化装置内废水中的活性焦浓度为0.01-50g/L;
(2)从所述水解酸化装置出来的含有活性焦的出水进入所述活性污泥池进行处理;
(3)所述活性污泥池的出水进入所述沉淀池进行沉淀,所述沉淀池中沉淀污泥的10~90wt%通过回流管道回流至所述活性污泥池;
(4)所述沉淀池中的澄清液再进入所述生物滤池进行处理,经所述生物滤池处理后即得到处理后的出水。
所述水解酸化装置的水力停留时间为4h~36h,温度为10-35℃;
所述活性污泥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3h~120h,溶解氧浓度为1~5mg/L。
所述生物滤池中的滤料采用粒径为1.0~8.0mm的活性焦,滤料层高度为1.0~5.0m,所述生物滤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h~18h。
在所述步骤(1)中,向所述印染废水中添加混凝剂,将所述废水送入初沉池进行沉淀后,再将所述初沉池的澄清液送入所述水解酸化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93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