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旋1,1′-联-2-萘酚的优先结晶拆分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69797.8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19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9 |
发明(设计)人: | 孙果宋;陈渊川;阮恒;韦志明;章慧;郑明贤;刘宇宏;张燕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37/86 | 分类号: | C07C37/86;C07C3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1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旋 萘酚 优先 结晶 拆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性化合物的拆分方法,具体是:消旋1,1′-联-2-萘酚一种绿色简易的手性拆分方法。
背景技术
优先结晶法是一种传统的外消旋体拆分方法,它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但仅适用于能形成聚集体的外消旋混合物(Conglomerate,简称Congl.)的拆分。虽然消旋BINOL本身为外消旋化合物,但研究表明,在外消旋BINOL的甲醇溶液中加入等摩尔质量的四甲基氯化铵,在不同浓度下可分别得到两种包结络合物,文献报道已证实其中一种包结络合物为外消旋聚集体Congl.,而另一种为外消旋化合物(Yoshizawa K,Toyota S,Toda F.Tetrahedron,2004,60:7767-7774)。因此,我们可以采用优先结晶法对能形成Congl.的包结络合物进行诱导结晶,分批次得到的结晶产物经重结晶和解离可得对映纯的手性BINOL。除了Toda等的细致研究外,前人已总结出一系列影响优先结晶拆分的因素(叶秀林,立体化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尤启东,林国强主编,手性药物-研究与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第6章;[美]伊莱尔E L,威伦S H,多伊尔M P著,基础有机立体化学,邓并主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第6-7章.)。我们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摸索出优先结晶法拆分外消旋BINOL的实验条件。对影响拆分效率的操作方法和条件进行优化,可达到很好的拆分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消旋1,1′-联-2-萘酚的一种简易的手性拆分方法。原理是:在饱和或过饱和消旋BINOL和Me4NCl混合溶液中循环加入R-BINOL·Me4NCl和S-BINOL·Me4NCl晶种,使其对映异构体稍稍过量而造成不对称环境,这样,与晶种手性相同的异构体就会从溶液中结晶出来,经重结晶及解离便可分别得到e.e.值大于99%的R-BINOL和S-BINOL。
本发明的具体拆分路线如下:
(1)晶种:将一对映纯BINOL分别加入溶剂中,加入Me4NCl,加热搅拌,使Me4NCl完全溶解后继续加热至沸腾,静置析晶,得到对应的BINOL·Me4NCl晶种;
(2)结晶:往溶剂中加入消旋BINOL和Me4NCl,加热搅拌,待消旋BINOL和Me4NCl完全溶解后继续加热至沸腾,趁热过滤,滤液冷却后加入步骤(1)所得对应的对映纯BINOL·Me4NCl晶种,搅拌析晶,得该对映纯BINOL·Me4NCl晶体产物;补充原料和溶剂,加热搅拌,滤液 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步骤(1)所得另一对映纯BINOL·Me4NCl晶种,搅拌析晶,得另一对映纯BINOL·Me4NCl晶体产物;重复以上结晶操作,可再分别得到R-BINOL·Me4NCl产物和S-BINOL·Me4NCl产物;
(3)拆分:分别收集步骤(2)各步产物,对两对映纯BINOL·Me4NCl晶体粗产物分别进行重结晶,收集针状晶体,针状晶体e.e值大于99%;将针状晶体溶于乙醚水(1∶1)混合液中,分液,分别收集两相溶液,风干;从两对映纯BINOL·Me4NCl晶体乙醚相收集得到为相反手性的一对手性BINOL产物,而从水相收集得到的固体均为四甲基氯化铵;
在步骤(1)中,所述溶剂为甲醇;所述对映纯BINOL为R-BINOL或S-BINOL;所述对映纯BINOL与Me4NCl的摩尔比为1∶1;所述对映纯BINOL物质的量与溶剂体积比为0.5g∶10mL;所述静置析晶的时间为48h。
在步骤(2)中,所述溶剂为甲醇;所述消旋BINOL与Me4NCl的摩尔比为1∶1;所述加入BINOL·Me4NCl晶种的量为溶液中BINOL和Me4NCl总量的0.01%~0.10%;所述搅拌析晶的时间为16h;所述补充原料的量为前一步析出的晶体量,所述补充溶剂的量为损失的溶剂量。
在步骤(3)中所述对两对映纯BINOL·Me4NCl晶体产物分别进行重结晶,是用甲醇对粗产物进行重结晶;所述混合溶剂为乙醚水(1∶1)混合液。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化工研究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97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