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蚕沙制备叶绿素铜及其钠盐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70056.1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2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吕寒;李维林;马丽;陈剑;任冰如;刘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487/22 | 分类号: | C07D48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蚕沙 制备 叶绿素 及其 钠盐 方法 | ||
1.一种蚕沙制备叶绿素铜及其钠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蚕沙用水冲洗,去掉泥沙;
(2)用含有CuSO4的酸性乙醇为溶剂提取蚕沙,提取液冷藏静置,滤过;所述酸性乙用量为蚕沙药材量的4-10倍;
(3)取大孔树脂,将步骤(2)中得到的提取液上样,用水和乙醇洗脱,弃去洗脱液,再用碱性乙醇溶液洗脱,收集碱性乙醇洗脱液;
(4)将步骤(3)得到的碱性乙醇洗脱液浓缩至为醇度10-30%,滤过不溶物;滤液加酸调节pH至2-3,将析出的沉淀滤过,用水洗涤至pH呈中性,低温干燥,得到叶绿素酮;
(5)将步骤(4)所得的叶绿素酮用5-10%NaOH溶液调节PH10-11,搅拌,使其充分反应,过滤,滤液以减压浓缩干燥,或者喷雾干燥,得叶绿素铜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沙制备叶绿素铜及其钠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酸性乙醇pH为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沙制备叶绿素铜及其钠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酸性乙醇中加入的CuSO4与步骤(1)中蚕沙重量之比为1∶100-3∶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沙制备叶绿素铜及其钠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大孔树脂为非极性或者弱极性大孔树脂,大孔树脂型号可以为D101、HPD-100、AB-8、X-5、NK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沙制备叶绿素铜及其钠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采用乙醇浓度为30-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沙制备叶绿素铜及其钠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碱性乙醇的醇浓度为60%-80%,碱性乙醇的pH范围为10-12。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蚕沙制备叶绿素铜及其钠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提取方法为每千克蚕沙加入4-10L浓度为80-95%的乙醇溶液,加盐酸或硫酸调节pH1-4,取10-30g CuSO4加少量水溶解后加入提取液,60-80℃回流提取4-8个小时,合并提取液,提取液冷藏静置,滤过。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蚕沙制备叶绿素铜及其钠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大孔树脂与步骤(1)中蚕沙的重量比为1∶1-1∶3,先采用水及30-50%醇度乙醇洗脱,洗脱至洗脱液基本无色,弃去洗脱液,再以大孔树脂重量3-10倍的60-80%碱性乙醇溶液洗脱,收集碱性乙醇洗脱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未经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005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缸和液压缸组合加载叠加式力标准机
- 下一篇:一种工业冷却水压力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