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安全带报警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70440.1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5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宋端树;程少伟;吴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昆士广告传播有限公司;江苏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22/48 | 分类号: | B60R22/48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杨明伟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安全带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报警装置,尤其是一种汽车安全带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安全带报警装置主要通过能够识别座椅上压力变化的压力通断装置,与上述压力通断装置相连、并连接有报警装置的控制装置,以及设置在锁扣上的锁扣断通装置,其中,上述锁扣通断装置用于控制报警回路的通断。应用时,座椅上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变大并超过预定值后将该信号传送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报警器回路闭合,报警器发出警报;当锁舌插入锁扣后,锁扣处的锁扣通断装置发挥作用,报警器所在的回路断开,报警器停止警报。但是在现实中存在两个缺点:一、通过设置在座椅上的压力通断装置无法正确识别座椅上是否为驾乘人员,例如将行李放置在座椅上,行李重量也有可能超过预定值从而发出警报;二、很多驾乘人员为了省事不系安全带而又不触发警报,常常将锁舌直接插入到锁扣中并放到背后,而不是正确地佩戴安全带,更有一些所谓的“安全带静音插扣”出现在市面上,驾乘人员通过将这种小卡片长时间地插到锁扣中以躲避因不系安全带而发出的持续报警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缺陷,本发明专利提供一种汽车安全带报警装置,可以更为准确地辨别汽车座椅上是否为驾乘人员,并且对于驾乘人员是否为“真正”地系好安全带能做出更为准确地判断。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安全带报警装置,主要由红外传感器、微处理器、压力传感器、警报器组成,红外传感器安装在汽车座椅靠背中上部,微处理器安装在汽车座椅下面,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汽车安全带锁扣内部的卡扣中,警报器报警指示灯安装在仪表盘中,微处理器与红外线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警报器之间通过数据线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汽车安全带报警装置,微处理器为单片机。
本发明所述的汽车安全带报警装置,,还包括一个蜂鸣器,蜂鸣器安装在汽车音音箱内,蜂鸣器与微处理器之间通过数据线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首先可以大大提高对于是否存在驾乘人员的辨别准确度,从而大大提高了报警信号发出的精度,其次对驾乘人员是否系安全带做到更为准确的判断,能够更好地督促驾乘人员安全出行。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电路示意图
图2:本发明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本发明锁扣中压力传感器的安装示意图1
图4:本发明锁扣中压力传感器的安装示意图2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传感器,2.单片机,3.压力传感器,4.安全带报警指示灯,5.安全带报警蜂鸣器,6.安全带锁扣解锁按扣,7.安全带锁扣内部的卡扣,8.弹簧,9.压力传感器传输信号线,10.锁舌。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图1为本发明电路示意图,实施例安全带报警装置主要由红外传感器1、单片机2、压力传感器3、安全带报警指示灯4、安全带报警蜂鸣器5、安全带锁扣解锁按扣6、安全带锁扣内部的卡扣7、弹簧8、压力传感器传输信号线9、锁舌10组成,其中红外传感器1安装在座椅靠背上部,单片机2安装在座椅下面,压力传感器3、压力传感器传输信号线9安装在安全带锁扣内部的卡扣7中,安全带报警指示灯4连接到仪表盘中,安全带蜂鸣器5连接到汽车音箱,这样就基本组成本发明汽车安全带报警装置。
依上述实施例之结构,当启动本发明汽车安全带报警装置时,位于汽车座椅中上部的红外传感器1首先会监测座椅上有无驾乘人员,当检测到驾乘人员后会将信号传输到位于座椅底部的单片机2,单片机2会将信号转换为警报信号传输给连接到仪表盘的安全带报警指示灯4和连接到汽车音箱的安全带报警蜂鸣器5,这时驾乘人员如果正确的将锁舌10插入到锁扣中就会将弹簧8挤压,安全带锁扣内部的卡扣7就会将锁舌10卡住,这时位于锁扣内部的卡扣7就会和锁舌10产生一个压力,这个压力会被位于卡扣中的压力传感器3感应到,并把通过压力传感器传输信号线9将信号传输到位于座椅底部的单片机2,单片机2会根据这个信号切断警报信号,反之如果驾乘人员未将安全带系好那么压力传感器3就不会感应到压力信号,单片机2则无法做出切断警报的指令,警报就会一直督促驾乘人员直到其正确系好安全带,当需要解开安全带时只需按压安全带锁扣解锁按扣6即可将锁舌10弹出。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昆士广告传播有限公司;江苏师范大学,未经昆山昆士广告传播有限公司;江苏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04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套管局部放电带电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直流母线电压录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