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断钉取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70594.0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4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书凡 |
主分类号: | A61B17/92 | 分类号: | A61B17/9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胡福恒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将骨外科内固定手术中或手术后发生螺钉折断后的断钉取出的一种断钉取出器。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骨板螺钉内固定是常见治疗骨折的方法,但是由于螺钉质量或其它原因,在临床使用中或者手术后有时会发生螺钉折断的现象,如何成功取出断裂的螺钉,又不引起骨质的过多破坏,是骨外科医生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许多年以来,多数医院采用骨凿将断钉周围的骨头去掉,在用取钉器抓持断钉将其取出,这种断钉器曾发挥过历史作用,取出断钉治疗过很多病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和技术的进步,临床上发现先用骨凿取骨,在用断钉器将断钉取出存在以下缺陷:1)用骨凿取骨,骨头去掉很多,骨损害较大,2)使用不便。厂家提供的取钉器首先得顺时针旋转T型手柄将抓持头松开,将其抓持住断钉在逆时针旋转手柄将断钉抓紧,将其取出。操作麻烦,延长手术时间。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钻取锋利、创伤更小,能快速取出断钉的一种断钉取出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断钉取出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空心环钻、螺纹针、连接杆,所述的空心环钻的头部环端设有多个端齿,该端齿的后部设有螺旋齿,该端齿的中心设有环钻内孔,该端齿的外后部为锥形,在锥形后端设有钻头式螺旋沟槽;在空心环钻后部设有内螺纹,在空心环钻内设置有螺纹针,该螺纹针前端头伸出环钻内孔,该螺纹针后端设有连接杆。
所述的钻头式螺旋沟槽的螺旋方向为左旋,且设有多个钻头式螺旋沟槽。
所述的锥形的锥角a为16-25°。
所述的钻头式螺旋沟槽上设有韧带f,该韧带f为0.3-0.5mm。
所述的钻头式螺旋沟槽的螺旋角β为23°。
所述的空心环钻后部的内螺纹为左旋螺纹,配合后部左旋的连接杆和后端为左旋的螺纹针,其旋紧方向与钻取方向一致。
所述的螺纹针的后端中部设有一字凸台,该连接杆前端设有与一字凸
台配合的一字凹槽,该螺纹针的后端一字凸台与连接杆前端的一字凹槽配
合后旋入空心环钻后部的左旋螺纹内。
所述的端齿的端刃深度E为0.6-1.8mm。
所述的钻头式螺旋沟槽的刃宽B为2-4mm。
所述的空心环钻的直径D为7.5-9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头部有α锥角,在钻取断钉周围的骨头时无阻力。
2、头部有多个端齿,端刃深度0.6-1.8mm,钻取骨头时更加锋利。
3、依据断钉的规格不同,而有不同规格直径的空心环钻。
4、头部沟槽旋向为左旋,依据空心环钻直径的不同,沟槽的数量也不同,沟槽的深度B为2-4mm,且有f(韧带)、在钻取骨头时即锋利又利于排去除的骨头。
5、尾部螺纹为左旋螺纹,与螺纹针和连接杆配合使用时其旋紧方向与钻取方向一致,避免连接螺纹有松动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空心环钻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连接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螺纹针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空心环钻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A-A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B-B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
1、空心环钻;11、环钻内孔;12、螺旋齿;13、内螺纹;14、空心环钻的后端内孔;15、端齿;16、钻头式螺旋沟槽;2、连接杆;21、连接杆的前端头;22、一字凸台;23、连接柄;3、螺纹针;31、螺纹针后端头;32、一字凹槽;33、螺纹针前端头。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7所示:一种断钉取出器,它包括有空心环钻1、螺纹针3、连接杆2,所述的空心环钻1的头部环端设有多个端齿15,本实例设有5个端齿15,该端齿15的后部设有螺旋齿12,该端齿15的中心设有环钻内孔11,该端齿15的外后部为锥形,在锥形后端设有钻头式螺旋沟槽16;在空心环钻1后部设有内螺纹13,在空心环钻1内设置有螺纹针3,该螺纹针前端头33伸出环钻内孔11,该螺纹针3后端设有连接杆2,连接杆2后部为连接柄23。
该螺纹针后端头31设置在空心环钻的后端内孔14内与空心环钻后部的内螺纹13连接,该连接杆的前端头21设置在空心环钻的后端内孔14内与空心环钻后部的内螺纹13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书凡,未经李书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05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心脏病的医药制剂
- 下一篇:双热源燃气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