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病毒病的药物组合物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570827.7 申请日: 2012-12-26
公开(公告)号: CN103040856A 公开(公告)日: 2013-04-17
发明(设计)人: 李忠 申请(专利权)人: 李忠
主分类号: A61K31/714 分类号: A61K31/714;A61K31/7056;A61K31/573;A61K31/46;A61K31/4415;A61K31/245;A61K31/167;A61P31/22
代理公司: 南充三新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7 代理人: 许祥述
地址: 629137 ***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带状 疱疹病毒 药物 组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尤其是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病毒病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疱疹病毒(Herpes-Virus)是动物和人类中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其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ircella-Zoster Virus,VZV)是常见的病原体,VZV感染可引起带状疱疹病,是一个种累及神经-皮肤的病毒性疾病,祖国医学称其为缠腰蛇。该病常以春秋季多发,传统冶疗该病的方法一般以止痛、消炎,防止继发性感染和尽量缩短病程为治疗原则,无特殊的治疗方法,因此治疗时间长,费用高,后遗症多,疗效不佳,有的病人有疼痛感达一年以上。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人们研究发现了阿糖腺苷,特别是1977年阿昔洛韦(Acv,无环鸟苷)问世后,抗疱疹病毒的药物才真正起步。虽然目前阿昔洛韦和泛昔洛韦(FCV)己成为用量较大的第二代广谱抗病毒药物,但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效果不佳。祖国医学虽然有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有一定疗效的报道,如中国专利03128003.x公开了治疗疱疹病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产方法,其由50-80%贯叶连翘提取物和20-50%赖氨酸盐酸盐构成的组合物,能够抑制病毒的感染、复发和提高机体免疫力,其具有抗疱疹病毒的作用。但见效时间长,疗效尚待验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疗程短、疗效高的治疗水痘-带状病毒病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发明由下列组分和重量比配制而成;VitB6:地塞米松:山莨菪碱:普鲁国卡因:VitB12:病毒唑:生理盐水=0.2-0.4:0.01-0.04:0.01-0.02:0.04-0.2:0.0005-0.003:0.1-0.2:50-100。

所述的普鲁卡因可由利多卡因替代。

本发明是巧妙利用现有药品进行有效科学的组合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组分中VitB6是构成氨基酸转氨酶和脱羧酶的辅酶,其参与氨基酸代谢,并参与血红旦白γ-氨基酸的合成,有利于机体新陈代谢加快,与其它组分协同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同时有营养神经的作用,地塞米松主要是用来消炎和去除水肿,山莨菪碱是保护细胞,提高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并保护细胞膜,同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病灶区的修复,普鲁国卡因有镇疼作用,并有抗氧化和营养神经作用,VitB12是人体维持细胞生长分裂的重要物质,在使同型半胱氨酸转变成甲硫氨基酸过程中,同时使N5-甲基四氢叶酸转变为四氢叶酸,而四氢叶酸参与多种生化代谢过程,如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与转化以及促进某些氨基酸的转化与互变,有利于机体内产生抗病毒的内在环境,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使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不易在体内生存与繁殖。同时也有营养神经功能,病毒唑主要是杀灭病毒。本发明不但使各组分发挥各自作用,通过组合使它们间的协同作用十分突出,保证了组合物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病有较高的疗效和较短的疗程。

本发明经临床试用观察,效果十分理想,在临床中共治疗患者522例,其中男性326例,女性196例,最长年令88岁,最小年令8个月。经本发明组合物注射一次治愈的444例,占85%,注射二次治愈的51例,占9.7%,注射三次痊愈的26例,占5%,1例注射四次后痊愈。治愈率超过99%。疼痛消失最慢的为30天,最快的仅数小时,平均值为7.5天。无一例有并发症和后遗症。

典型病例:1、王××,女,64岁,四川省蓬溪县农兴乡十四村四组人,农民,2010年6月因患带状疱疹病,四处求医效果不佳,疼痛难忍,6月14日来我处就诊,经用本发明组合物局部皮下点注一次,三小时后疼痛消失,皮损区渗出物减少,第二天皮损区开始结痂愈合。五天后脱痂痊愈。

2、杜×,男,71岁,南充市嘉陵区吉安镇十村三组人,农民,因患带状疱疹病多方治疗效果不佳,2011年2月19日前来我处就诊,经皮下注射本发明组合物,第二天开始皮损部位渗出物减少,经第二次皮下注射本发明组合物,第三天开始结痂,7天后脱痂痊愈。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为:在严格消毒铺巾下(皮损范围内心尽量不用刺激性强的消毒剂)用20-50毫升针管吸取本发明组合物,用5号或16-20号针头由皮损部位周围逐渐向中心作皮内或皮下注射,注射时尽量覆盖整个皮损区,不留盲区,注射完毕后涂以龙胆紫药水。一般一次注射量控制在50-80毫升之内。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忠,未经李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08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