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强磁场复合熔铸制备偏晶合金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71134.X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8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周圣丰;戴晓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1/04 | 分类号: | C22C1/04;B22F3/105;B22D23/06;B22D21/00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磁场 复合 熔铸 制备 合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备偏晶合金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激光-强磁场复合熔铸制备偏晶合金的方法。
背景技术
偏晶合金又称难混溶合金,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化学与机械性能。当在硬度较高的基体上均匀弥散分布较软的第二相颗粒时,偏晶合金具有优异的自润滑特征,可用作汽车轴瓦材料。当在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基体上均匀弥散分布第二相颗粒时,偏晶合金兼具有高导电与高耐磨特征,可用作电接触材料。当在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基体上均匀弥散分布第二相颗粒时,弥散分布的颗粒间尽管相互分离但可通过隧道效应建立超导关联,偏晶合金具有优异的超导特征,可用作超导材料。因此,偏晶合金内弥散分布的第二相颗粒极大地延伸了偏晶合金的导磁、导电、导热、耐磨与耐蚀性能,成为了工程上一类十分重要且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
但是,偏晶合金存在一个液相两相区,在这一温度范围内完全熔化的液态金属各组元之间分离成互不相溶的单独液相,在地球重力作用下,密度较大的液相会自动下沉到熔池底部,密度较小的液相会自动上浮到熔池顶部,导致液相在凝固过程中自动分层,严重恶化了偏晶合金优异性能的发挥。因此,常规铸造方法很难制备大体积的性能优异的偏晶合金,从而限制了偏晶合金的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为了克服常规铸造方法制备偏晶合金在凝固过程中易于分层的问题,获得匀相的高性能偏晶合金,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提出了许多方法与措施,综合起来主要有:粉末冶金法、微重力法、定向凝固法、强磁场法等。其中,粉末冶金被认为是制备偏晶合金较成功的一种方法,它克服了重力作用下偏晶合金凝固时的液相分层行为。但是,粉末冶金法制备高性能偏晶合金过程中存在金属粉末易氧化,致密性差与强度低等问题。微重力法包括空间微重力法与地面微重力法,其中空间微重力法削除了重力环境下偏晶合金内第二相颗粒的Stokes下沉效应,但空间微重力法制备成本高,对第二相颗粒长大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偏晶合金凝固过程缺乏深入的认识;尽管可以通过落塔管实验实现地面微重力制备偏晶合金,降低制造成本,但是地面微重力法保持微重力的时间很短,导致无法制备大尺寸高性能的偏晶合金。定向凝固法制备偏晶合金是指当固/液界面的生长速度超过第二相颗粒逃离前沿的速度时,粒子将被生长着的界面所吞没,形成具有均匀弥散分布第二相颗粒的组织。因此,定向凝固法对于研究偏晶合金凝固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一些其他的制备技术相结合,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但是定向凝固法存在工艺复杂,工艺参数不易控制以及生产成本高等缺点。强磁场产生的洛仑兹力可以部分抵消重力的影响,抑制合金熔体的对流,降低第二相颗粒的运动速度,改善组织的宏观偏析,为制备大尺寸偏晶合金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但是,强磁场法制备偏晶合金过程中需要真空加热炉装置,导致操作复杂,生产效率低,制备的偏晶合金仍存在宏观偏析与组织不均匀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强磁场复合熔铸制备偏晶合金的方法。本发明利用具有快速加热、快速凝固、柔性制造、易实现自动化等特点的高能CO2激光束,将粉末喷嘴喷射出的偏晶合金粉末在具有一定形状的铜铸模中熔化,同时利用强磁场具有抑制熔体的Marangoni对流、驱动晶界移动、调节晶粒生长速度与生长模式、细化晶粒等特点,抑制熔化的偏晶合金粉末在快速凝固过程的组织偏析与结构分层等缺陷。另外,利用铜铸模的循环冷却水系统,将熔融偏晶合金粉末的凝固放热快速释放,极大地提高熔融偏晶合金粉末的凝固冷却速度,将凝固过程中在偏晶合金内析出的第二相颗粒快速地“包覆”起来,进一步减少组织偏析,形成具有均匀弥散分布第二相颗粒的偏晶合金。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其方法与步骤为:
(1)根据偏晶合金的化学成分,将各组分的金属粉末按质量百分比混合,并加入到成膜物质中机械搅拌配制成浆料;
(2)将配制好的的浆料经行星式球磨机混合均匀后,放置于干燥箱内在120~250℃温度下烘干,经机械研磨成粒度均匀、流动性好的偏晶合金粉末,并放置于旁轴自动送粉器的装料斗内;
(3)将具有循环冷却水系统的铜铸模放置于强磁场装置的超导磁体内的中心位置,在铜铸模内获得强度为10~50T强磁场。其中,铜铸模循环冷却水流量为30~500 L/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11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壁纸控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创建设备节点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