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电站主设备声功率级的测量结构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71927.1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3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倪园;裴春明;周兵;刘兴发;路遥;谢辉春;干喆渊;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H17/00 | 分类号: | G01H1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潘杰;李满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电站 主设备 功率 测量 结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研究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变电站主设备声功率级的测量结构及方法。
技术背景
随着电网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政府和社会公众对环保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变电站的选址在满足电能质量的情况下,不得不受负荷分布和供电半径要求的制约而选在离居民居住较近的地方,这使得变电站噪声问题变得较为突出,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开展变电站噪声治理研究,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对噪声源进行消声处理,这就须要获得较为准确的主设备噪声水平和频率特性,以从机理上分析噪声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改善策略。高压输变电设备在做出厂试验的时候,通常只做在额定电压下的单台试验,得到的只是空载噪声水平;而设备安装到现场以后,噪声往往随着输送功率的增大而成倍增长,对于一般的噪声测量方法,由于受邻近高压设备的噪声干扰影响,现有方法很难在此情况下对某一输变电设备的噪声水平做出有效的测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变电站主设备声功率级的测量结构及方法,该结构及方法能获取实际工况运行情况下,变电站主设备的噪声水平和声功率级。
为实现此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变电站主设备声功率级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设定被测变电站主设备的水平周向外轮廓为基准发射面;
步骤2:在基准发射面外0.3~2m处设置与基准发射面平行的,并用于声信号测量的虚拟的测量轮廓面;
步骤3:在上述测量轮廓面上均匀设置多个声信号探头,上述多个声信号探头中横向相邻的两个声信号探头之间的间距与纵向相邻的两个声信号探头之间的间距相等,且间距均为0.5~1.5m,上述每个声信号探头均由对应的测量支架支撑;
步骤4:所述每个声信号探头分别感应出被测变电站主设备对应测点的噪声信号;
步骤5:所述每个声信号探头输出的噪声信号均输入计算机中,计算机根据上述噪声信号参数计算出被测变电站主设备的声功率级。
所述整个测量操作中被测变电站主设备始终处于工作状态。
所述被测变电站主设备为变压器。
上述技术方案中,当被测变电站主设备的风冷却设备停止运行时,规划的测量轮廓面距基准发射面0.3m。
上述技术方案中,当被测变压器为无保护外壳的干式变压器时,规划的测量轮廓面距基准发射面1m。
上述技术方案中,当被测变电站主设备的风冷却设备投入运行时,规划的测量轮廓面距基准发射面2m。
所述步骤5中计算被测变电站主设备的声功率级的具体方法是:通过计算测量轮廓面的面积S(式1和式2),平均声强级(式3),可求得变压器声功率级LWA(式4)。
对于距基准发射面0.3m处的测量:
S=1.25hlm (1)
式中:h为变压器的高度,对于无保护外壳的干式变压器,指铁心及其框架高度,lm为此时测量轮廓面的周长;
对于距基准发射面2m处的测量:
S=(h+2)lm (2)
式中:h为变压器油箱高度或包括风扇在内的冷却设备高度,lm为此时测量轮廓面的周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19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