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无持久运动组合式动能发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1210572085.1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6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永平 |
主分类号: | F03B13/00 | 分类号: | F03B1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博通专利事务所 51208 | 代理人: | 谢焕武 |
地址: | 61006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无 持久 运动 组合式 动能 发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电机,尤其是一种三无持久运动组合式动能发电机。
背景技术
由于现在盛行的风电,受有风无风或风大风小的限制,由于太阳能发电受天气有太阳无太阳的限制,还有受风电中使用的某种铜与太阳能发电使用的晶硅胶,具有一种永久性的污染的限制…….由于有核电有可能产生放射性。污染全球的可能性的限制。煤电、石油、核能在2040~2060年都有可能逐渐接近枯竭的可能性的存在。由于汽油、柴油发电等以上都有污染。在今后,除了水力释能发电应该保持以外。以上的各种发电方式,都将全部逐一的取替和淘汰。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高效廉价、绿色、环保,能持续发电的三无持久运动组合式动能发电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廉价、绿色、环保,能持续发电的三无持久运动组合式动能发电机。
本发明所述三无持久运动组合式动能发电机以下简称动能发电机的基本设计思路是:创造价值,动能发电机的用途,动能发电机是除磨损费用外为无偿获得清洁电能而设计的。它具有高效廉价、绿色、环保的作用。它适于不受冷热寒和地区、区域的限制。它不受发电机大小功能的限制,做得大就发电多,做得小就发电少。
本发明动能发电机的目的:发明动能发电机是为了补充和解决中国和世界上现在和将来的用电电能不足,和解除将来能源的危机对人类的影响。由于现在盛行的风电,受有风无风或风大风小的限制,由于太阳能发电受天气有太阳无太阳的限制,还有受风电中使用的某种铜与太阳能发电使用的晶硅胶,具有一种永久性的污染的限制…….由于有核电有可能产生放射性。污染全球的可能性的限制。煤电、石油、核能在2040~2060年都有可能逐渐接近枯竭的可能性的存在。由于汽油、柴油发电等以上都有污染。在今后,除了水力释能发电应该保持以外。以上的各种发电方式,都将全部逐一的取替和淘汰。
本发明动能发电机的工作形式和目的:动能发电机工作形式是将各种清洁无杂质水灌放进主机的工作缸及连接内部作为能源,动能源的。在启动了,启动程序后,使其主机转动,再带动皮带,再带动多次转换。后带动发电机转动发电。为获取清洁能源为“目的”的。
本发明动能发电机分六大程序:一、启动程序,二、主机转动程序、三、带动多次转换提速程序、四、发电机发电程序、五、回放水停机程序、六、放水断水检修换件程序。
一、启动程序分为两种,另外提一种:
第一启动程序,蓄电池释放电能,电能通升压变压器升压,连通电动机开始工作并使连接主机皮带受力产生运动,使主机转动开始工作。主机转动力通过连接皮带传给多次转换轮机提速,后通过联接发电机的皮带,带动发电机转动后发电“成功”。
这一程序在知识产权办理权力保护要求时要设立。对科学运动的解释中要设计,应要求。除特殊情况外,但是在实际的使用、制作和操作中,一般或完全可以不用第一启动程序。改用第二启动程序。
理由是,1、是要减少制作上的麻烦,2、是要提高运动要求,3、是不浪费资源成本。
二、第二启动程序最简单、最方便、使用现代遥控技术、配人工,手控接通或插上电源,使抽水、水泵开始工作。水泵工作时,会将超过主机180度以外,左下方工作缸连接管道中的水抽进圆形管道中。
水是无形的,那里低就往哪里流,哪里压力低就往那里冒。圆形管道中多余的水会顺着主机工作缸旁的圆形管,180度以内的右上方,逐渐进入主机右上方1~90度的主机右上方的工作缸内,由于主机右上方工作缸中的水越积越多,而主机左下方180度以外原存积水越来越少时,主机就会失去平衡,就像天平秤一样。主机就开始了转动,开始了工作……。
为什么圆形管道中被水泵抽进去后主机左下方的水会止冒进主机右上方的工作缸呢?那就是整个主机工作缸连接管道中的连接管道处,都有双层连接活动堵头,堵死了的。只有主机右上方1~90度的地方活动堵头才会有松动,是打开了的。所以被水泵抽进去多余的水就只有冒进那个方向,再积聚,后工作。
另外副提一种启动方式是:
对超大型的主机可以使用两部吊车,换吊就可以启动成功,后工作。
三、由于主机在转动做工时,所需要的失衡重量,要求需要由工作塞轮转动和工作塞一齐在内工作轨道板上发生挤压时将原工作缸起重量作用的水“挤压”进连接管道处,往上冒。形成二次重量下压的“时间”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永平,未经刘永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20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跟踪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人机地面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