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剖面移动终端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72892.3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2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尹海杰;孙劲;何其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5/01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剖面 移动 终端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内置天线,特别涉及一种低剖面移动终端天线。
背景技术
天线是一种利用频率特性接收和发射信号的装置。近年来,用于无线通信的移动终端天线的设计和性能,越来越影响移动通信的发展方向。天线设计的主要指标包括:有合适的多频谐振;天线实现信号传播和能量辐射均基于某个频率的谐振。如果一个天线能在多个频率都能谐振,那么天线将可以在多个频率工作。另一方面,移动终端的设计越来越高度集成,导致天线所能占用的空间越来越小。对于天线来说,一个重要的尺寸是天线的高度,因为移动终端,例如手机有趋向于“薄”的设计趋势,使得天线能利用的高度受到限制;另一个重要的尺寸是天线的“净空”,所谓净空,是指PCB板上除去金属地部分,天线实体要尽可能的放置于净空区上方,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辐射性能,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较好的总辐射效率。但是由于系统的原件集成度很高,也不可能给天线留出很大的净空区。天线能占用的空间越来越小,还要保持天线的性能,这是未来天线设计的难度和挑战所在。而现有的天线的谐振带宽一般较窄,且总辐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剖面移动终端天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天线的谐振带宽一般较窄,且总辐射效率较低的技术性问题。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低剖面移动终端天线,包括PCB板和设置于其上方的天线本体,所述天线本体包括第一天线本体和第二天线本体,所述第一天线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馈电分支、第一长分支、第二短分支、第三长分支和第一接地分支,所述馈电分支和所述第一接地分支分别与所述PCB板连接,所述第二天线本体包括第二接地分支和第四分支,所述第二接地分支分别与所述第四分支和所述PCB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四分支为“U”型分支,所述“U”型分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地分支连接,另一端靠近所述馈电分支。
优选地,所述天线本体的最高点与所述PCB板的垂直距离为2mm-3mm。
优选地,所述第一天线本体还包括第五分支和第六分支,所述第五分支与所述馈电分支连接,所述第六分支与所述第三长分支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六分支为“L”型分支。
优选地,所述天线本体还包括第三天线本体,所述第三天线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七分支、第八分支和第九分支,所述第七分支与所述PCB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PCB板一端的部分区域被切除,留下矩形区域,所述矩形区域的长边为15mm-20mm,宽边为5mm-10mm,所述天线本体设置在该端PCB板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天线本体与三维曲面天线支架共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低剖面移动终端天线的谐振带宽较宽,尤其是高频带宽较宽,且总辐射效率有明显提高;
2、本发明的低剖面移动终端天线的高度较小,可满足移动终端“薄”化的设计要求;
3、本发明的低剖面移动终端天线的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低剖面移动终端天线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低剖面移动终端天线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低剖面移动终端天线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低剖面移动终端天线的PCB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现有天线的回波损耗图;
图6为本发明的低剖面移动终端天线的第一种实施例的回波损耗图;
图7为本发明的低剖面移动终端天线和现有天线的总辐射效率的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的低剖面移动终端天线的第一种实施例,包括PCB板101和设置于其上方的天线本体,天线本体包括第一天线本体和第二天线本体。第一天线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馈电分支207、第一长分支203、第二短分支204、第三长分支205和第一接地分支206,馈电分支207、第一长分支203、第二短分支204、第三长分支205和第一接地分支206形成一环状天线体,馈电分支207和第一接地分支206分别与PCB板101连接。第二天线本体包括第二接地分支201和第四分支202,第二接地分支201分别与第四分支202和PCB板101连接,形成辐射臂。
在本实例中,第四分支202为“U”型分支,“U”型分支的一端与第二接地分支201连接,另一端靠近馈电分支20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28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