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色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72982.2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2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顾微;刘洢;戚颖哲;李福英;叶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1/02 | 分类号: | C01B31/02;C09K11/6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10006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色 荧光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发光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色荧光碳点。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绿色荧光碳点“由下而上”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绿色荧光碳点在细胞标记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碳点作为一种新型发光碳纳米材料,与半导体量子点和传统有机染料相比,具有水溶性好、毒性小、荧光强度高且稳定性好,是一种理想的新型荧光标记材料,在生物和医药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目前,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主要可分为“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两类。
“由上而下”方法主要通过激光轰击石墨材料(电化学氧化碳纳米管、石墨等)手段直接将碳材料或碳纳米管粉碎为纳米材料,该类方法往往需要严格的实验条件或特殊的设备。
而“由下而上”方法成本较低且产率高,主要包括直接水热法、微波辅助水热法以及化学合成法等方法由有机前驱体合成碳点。
现有的“由下而上”方法所制备的碳点在紫外光激发下只能发出蓝色荧光。在紫外光激发下能产生绿色荧光的碳点目前只能通过“由上而下”方法获得,但需要复杂的柱层析分离或凝胶电泳分离过程,且所获碳点的产率极低。因此,发展一种“由下而上”的高效制备绿色荧光碳点的方法,对于拓展碳点在生物和医药领域进一步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荧光碳点。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绿色荧光碳点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绿色荧光碳点,是通过下述方法得到:
A)以碳水化合物为碳源,加入至多元醇溶剂中制备混合液;
B)以无机酸作为催化剂,加入到步骤A的混合液中;
C)对步骤B的产物进行微波加热,加热至溶液颜色变为黑棕色但未出现沉淀时停止微波加热;
D)将步骤C的产物经分子截留量为100Da的透析袋进行透析,得到在365nm紫外光激发下发绿色荧光的碳点水溶液。
所述的绿色荧光碳点,其中,碳水化合物为蔗糖,多元醇为一缩二乙二醇或甘油,无机酸为浓硫酸或浓盐酸。
所述的绿色荧光碳点,其中,碳水化合物的质量浓度为10-30%,碳水化合物与多元醇的体积比为1-3∶3-1,无机酸的加入量为20到100μl/L。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上述绿色荧光碳点的方法,以多元醇为溶剂,无机酸为催化剂,以碳水化合物为碳源,通过微波加热法制备得到,主要步骤为:
A)以碳水化合物为碳源,加入至多元醇溶剂中制备混合液;
B)以无机酸作为催化剂,加入到步骤A的混合液中;
C)对步骤B的产物进行微波加热,加热至溶液颜色变为黑棕色但未出现沉淀时停止微波加热;
D)将步骤C的产物经分子截留量为100Da的透析袋进行透析,得到在365nm紫外光激发下发绿色荧光的碳点水溶液
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碳水化合物为蔗糖,多元醇为一缩二乙二醇或甘油,无机酸为浓硫酸或浓盐酸。
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碳水化合物的质量浓度为10-30%,碳水化合物与多元醇的体积比为1-3∶3-1,无机酸的加入量为20到100μl/L。
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微波加热是以500-1000W的家用微波炉作为微波源。
本发明提供的绿色荧光碳点可以应用于细胞标记,将培养后的细胞加入含有绿色荧光碳点的培养基进行共孵育。
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产率高、环境友好等特点。且所制备的碳点在紫外光激发下发出绿色荧光,可直接用于肿瘤细胞标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备的绿色荧光碳点在日光和365nm紫外光照射下的照片。
图2为本发明制备的绿色荧光碳点在不同紫外激发波长下的光致发光(PL)谱图,激发波长由340nm至400nm,步长为20nm;谱图中曲线B为340nm,A为360nm,C为380nm。
图3为本发明制备的绿色荧光碳点标记肿瘤细胞的荧光显微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由下而上”制备方法,是以高沸点的多元醇作为溶剂,以无机酸作为催化剂,以碳水化合物作为碳源,通过微波加热法一步制备得到一种绿色荧光碳点。
本发明的绿色荧光碳点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以碳水化合物水溶液作为碳源,与多元醇混合;
B)以无机酸作为催化剂,加入步骤A中所述的体系;
C)以微波作为热源,对步骤B中的体系进行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未经首都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29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