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管理系统的传送接收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73040.6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4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朝钦;阮俊颖;李杰俊;陈致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3K19/017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管理 系统 传送 接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传送接收器。
背景技术
请参阅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申请第100218018号“电源管理系统”,该电源管理系统包括多个电池、一个电池检测单元与至少一个调整单元。其中,电池检测单元耦接多个电池,且其电池检测单元包括信号处理器与感应电阻。其中,信号处理器以通过感应电阻的电流方向导致该感应电阻两端的电压差,判断多个电池的电量增减,并根据多个电池的相邻两电池的电压差与参考电压的比较结果回应输出调整信号。各调整单元,分别耦接至电池检测单元与多个电池的两相邻电池的中间,接收调整信号以调整多个电池的相邻两电池的电压差,但现有习知的电源管理系统并无抵抗高压的设计,若发生高压故障时,该电源管理系统会因通过电流过大而烧毁。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电源管理系统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的电池管理系统的传送接收器,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电源管理系统,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电池管理系统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设置于电池模块内的传送器及接收器,接收器以电阻分压的方式可避免接收器接收过大电压而烧毁,而传送器借由交叉偶合电路使得传送速率增快。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传送接收器,其包含第一电路及多个第二电路,该第一电路,设置于第一电池模块内,并具有第一传送器及第一接收器,该第一传送器具有第一差动对、第一交叉偶合电路、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该第一交叉偶合电路电性连接该第一差动对,该第一输出端及该第二输出端电性连接该第一差动对及该第一交叉偶合电路,该第一接收器具有第一接收端、第二接收端、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及第一比较器,该第一运算放大器及该第二运算放大器电性连接该第一接收端及该第二接收端,该第一比较器电性连接该第一运算放大器及该第二运算放大器,各该第二电路分别设置于各第二电池模块内,并具有第二传送器及第二接收器,该第二接收器具有第三接收端、第四接收端、第三运算放大器、第四运算放大器及第二比较器,该第三接收端电性连接该第一输出端,该第四接收端电性连接该第二输出端,该第三运算放大器及该第四运算放大器电性连接该第三接收端及该第四接收端,该第二比较器电性连接该第三运算放大器及该第四运算放大器,该第二传送器具有第二差动对、第二交叉偶合电路、第三输出端及第四输出端,该第二交叉偶合电路电性连接该第二差动对,该第三输出端电性连接该第二差动对、该第二交叉偶合电路及该第一接收端,该第四输出端电性连接该第二差动对、该第二交叉偶合电路及该第二接收端。本发明借由该第一电路的该第一传送器及该第一接收与该第二电路的该第二传送器及该第二接收器,使得该第一电路及该第二电路可互相快速地传送及接收数据,可避免每一个电池模块中的量测单元与控制单元因信号电位差异而无法进行沟通,而传送速率可达2Mbps,且本发明的架构可适用于电池模块的电压在15~34V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电池管理系统的传送接收器,其中该第一传送器的该第一差动对具有第一差动晶体管及第二差动晶体管,该第一交叉偶合电路具有第三晶体管及第四晶体管,该第三晶体管的漏极端电性连接该第一差动晶体管的漏极端、该第四晶体管的栅极端及该第一输出端,该第四晶体管的漏极端电性连接第二差动晶体管的漏极端、该第三晶体管的栅极端及该第二输出端。
前述的电池管理系统的传送接收器,其中该第一传送器另具有第一缓冲器及第二缓冲器,该第一缓冲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该第一差动晶体管的漏极端及该第三晶体管的漏极端,该第一缓冲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该第一输出端,该第二缓冲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该第二差动晶体管的漏极端及该第四晶体管的漏极端,该第二缓冲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该第二输出端。
前述的电池管理系统的传送接收器,其中该第一传送器另具有第一晶体管及第二晶体管,该第一晶体管的漏极端及该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端电性连接该第一差动晶体管的漏极端及该第三晶体管的漏极端,该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端及该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端电性连接该第二差动晶体管的漏极端及该第四晶体管的漏极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未经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30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调整图像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