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互补式绿色能源供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73067.5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1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郭桦;王洪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02C6/00 | 分类号: | F02C6/00;F03D9/00;F03B13/00;F03G6/00;H02J7/00;H02J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 11352 | 代理人: | 陈福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互补 绿色 能源 供给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合利用气体燃料、风能、太阳能、水能多种能源和蓄能装置的能量供给系统,属于多种能源互补式发电和供热及制冷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低,能源需求增长压力大,能源供应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生态系统脆弱,大量开采和使用化石能源对环境影响很大,特别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例偏高,二氧化碳排放增长较快,对气候变化影响较大。
水能、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消耗之后可以恢复补充,很少产生污染。天然气等气体燃料在广义范围内也属于绿色能源。充足、安全、清洁的能源供应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保障。开发利用绿色能源,对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环境、减排温室气体、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不断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除大力提高能源效率外,加快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重要的战略选择,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基本要求。
相对于常规发电方式,一方面风电、太阳能发电具有间歇性、随机性和波动性,水力发电也会受到季节的影响,从而对电网造成很大的冲击;另一方面当风电、太阳能发电和水电的输出和电网负荷曲线具有不一致性,这时只能放弃发电,从而导致电能浪费。随着国内风电、水电、太阳能等能源发电规模的快速扩大,上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本发明利用各种能源之间的不同特性,实现了燃气、风能、太阳能和水能多种资源的优势互补,解决供电不稳定性的难题,提高机组一次调频及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Control,AGC)响应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燃气发电为基础,最大限度综合利用自然界的风力资源、太阳能资源和水力资源,根据各种资源的不同特性,通过多种能源以及储能装置的有效混合配置,克服可再生能源供电的不稳定性,提供了电能、供暖、制冷和液化天然气等多种形式能量供给,实现了各类能源的优势互补与效率提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1)一种互补式绿色能源供给系统,包括燃气轮机发电装置和非燃气发电装置。
(2)根据(1)所述的系统,所述非燃气发电装置为风力发电装置、水力发电装置、太阳能发电装置或其组合。
(3)根据(1)-(2)任一项所述的系统,所述非燃气发电装置为风力发电装置,或水力发电装置,或太阳能发电装置,或风力发电装置和水力发电装置的组合,或风力发电装置和太阳能发电装置的组合,或太阳能发电装置和水力发电装置的组合,或风力发电装置、水力发电装置和太阳能发电装置的组合。
(4)根据(1)-(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还包括智能化能源调度控制系统。
(5)根据(1)-(4)任一项所述的系统,所述智能化能源调度控制系统含有分布式发电系统控制器、可控负荷管理器、中央能量管理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等设备,可实现大电网并网或分布式电网电力供应。
(6)根据根据(1)-(5)任一项所述的系统,还可包括储能装置。
(7)根据(1)-(6)任一项所述的系统,所述储能装置选自化学储能,或者物理储能,或者其他形式,蓄能容量为0.1KW~5000MW之间。
(8)根据(1)-(7)任一项所述的系统,所述化学储能的型式选自铅酸电池,或锂离子电池,或液流电池,或熔融盐电池,或镍氢电池;所述物理储能的型式选自抽水蓄能,或压缩空气储能,或飞轮储能;所述其他形式储能装置的型式选自电化学电容器,或超导储能,或燃料电池,或金属-空气电池。
(9)根据(1)-(8)任一项所述的系统,还可包括液化天然气站,可联产液化天然气。若液体燃料过剩时,就可以用于联产液化天然气。
(10)根据(1)-(9)任一项所述的系统,所述液化天然气站选自基本负荷型,或调峰型;基本负荷型液化天然气站单线液化能力在1万吨/年~200万吨/年之间;调峰型液化天然气站单线液化能力在1千吨/年~10万吨/年之间。
(11)根据(1)-(10)任一项所述的系统,能量输出形式既可以是供电,也可组成热电联产或热电冷三联产多种能量供给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未经国电新能源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30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钥匙锁和具有钥匙锁的设备
- 下一篇:挤压设备的进料方法及进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