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鸭疫里默氏杆菌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573972.0 申请日: 2012-12-26
公开(公告)号: CN103007261A 公开(公告)日: 2013-04-03
发明(设计)人: 蒋皓静;凌红丽;丛雁方;蒋贻海;孙海新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康地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宝依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9/02 分类号: A61K39/02;A61P31/04;C12N1/20
代理公司: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代理人: 曾庆国
地址: 266061 山东省青岛市***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鸭疫里默氏 杆菌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兽用生物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鸭疫里默氏杆菌及其应用,即一株可引起鸭神经症状和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的细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疫巴氏杆菌病、新鸭病等,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简称RA)引起的鸭、鹅、火鸡及其他家禽和野禽的一种急性或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2~7周龄雏鸭,以神经症状和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为特征。本病于1932年在美国纽约首次发现,我国邝荣禄等于1975年首次报道本病在广州的存在;郭玉璞等(1982)在北京地区商品鸭中首次分离出该病原菌;随后,我国广东、上海、福建、北京、四川、湖南、江苏、海南、山东、重庆、湖北等地区均报道了发生该病的情况。迄今为止,国际上报道鸭疫里默氏杆菌共有21个血清型。由于缺乏相应的参考菌株,在早期研究中,我国关于RA血清型的报道不多。早年高福等(1987)对从北京、广东和上海等地分离的205个菌株经凝集和琼扩试验鉴定证明均属血清1型。但近年来发现其血清型已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血清2型、6型、10型、11型、13型和14型,汪铭书等(2001)还报道了血清4型及血清8型鸭疫里默氏杆菌在我国的存在;李文杨等(2002)从福建省103个肉鸭场116份病料中共分离到细菌107株,其中鸭疫里默氏菌84株,占78.5%;大肠杆菌23株,占21.5%。在分离鉴定的84株鸭疫里默氏杆菌中,血清2型占60.7%,1型占25.0%,其它占14.3%。韦强等(2003)研究结果表明,优势血清型在不同的年份出现不同的变化,2000年鸭疫里默氏杆菌以1型为主,占总分离菌数的51.9%;2001年以后2型占绝对优势,占总分离菌数的89.5%;2002年RA2型依旧占53.3%的绝对优势。可见我国目前流行的鸭疫里默氏菌其血清型已发生了明显变化,2型已成为主要流行的血清型。

当前,鸭疫里默氏杆菌对养殖业的危害除直接引起动物发病、死亡外,感染过鸭疫里默氏杆菌的鸭因饲料转化率降低、生长发育迟缓而带来的间接经济损失也十分严重,鸭疫里默氏杆菌虽然对部分抗菌药物敏感,但难于清除,尤其是该菌侵入气囊后,药物难以到达,由于不合理的用药方案,鸭疫里默氏杆菌耐药现象普遍存在,耐药率高且广泛,同时造成一定的药物残留等问题。目前防止该病的重要手段是接种鸭疫里默氏杆菌疫苗,但国内针对该病的商品化疫苗非常少。因此,筛选出致病力强、免疫原性好的鸭疫里默氏杆对于制备疫苗具有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株鸭疫里默氏杆菌及其应用,以该菌为抗原制备的疫苗可有效防治以神经症状、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为特征的鸭传染性浆膜炎,为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产品和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alla anatipestifer)RA BYT06株已于2012年11月15日保藏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6832。

上述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用于制备鸭疫里默氏杆菌灭活疫苗,所制得的疫苗可以预防以神经症状、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为特征的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生。

本发明筛选得到的鸭疫里默氏杆菌具有高致病性,用其制备的灭活疫苗,能够预防以神经症状、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为特征的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生,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对山东、广东、福建、广西等地的疑似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死鸭进行病原分离、鉴定,获得38株病原为鸭疫里默氏杆菌,对其进行血清型鉴定表明,其中有7株为血清2型;动物回归及毒力试验表明RA BYT06株毒力最强,可致鸭只10/10发病且其中5只死亡;免疫原性试验结果表明,当免疫剂量为0.25mL(抗原含量达到1.0×108CFU/mL)时即可使攻毒保护达到9/10。以上结果表明,筛选得到一株血清2型鸭疫里默氏杆菌,其致病力最强、免疫原性好、制备的油苗攻毒保护效果好,确定为生产用菌株,于2012年11月15日保藏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6832。

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一、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及鉴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康地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宝依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康地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宝依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39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