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实现正压和负压过滤的集菌培养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75213.8 | 申请日: | 2012-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3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贾梦达;李玉丹;郑飞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知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12 | 分类号: | C12M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70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正压 过滤 培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菌培养器,特别涉及一种可实现正压和负压过滤的集菌培养器,属于微生物培养领域。
背景技术
集菌培养器是一种无菌过滤培养器,主要用于样品的集菌培养进行无菌检查。集菌培养器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如下:1.进行培养时,培养器呈密闭状态造成透气性不良,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2.装置对操作条件有选择性,不适用于正压过滤,操作较繁琐。
本实用新型就是要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集菌培养器,该集菌培养器操作较为简便,能同时满足正压和负压过滤需要,并保证培养时的透气性以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集菌培养器,该集菌培养器通过两个四通将三个集菌器并联连接,三个集菌培养器能同时均匀过滤,从而实现了过滤的快速和均匀,每个培养器上方均有一个外接管与外界相通,外接管内有微孔滤膜,既有利于微生物生长,又能防止外界污染。集菌培养器可以与蠕动泵和负压泵配合使用,能同时满足正压和负压过滤。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来实现的:
一种可实现正压和负压过滤的集菌培养器,主要包括外壳、外接管、底座、微孔滤膜、网板、四通结构、蠕动泵和负压泵。外壳由透明塑料制成,呈圆柱形,外壁有刻度以指示容积,外壳上方有并列的进样口和开口,下方有出样口,进样口下方延伸成滴头;外接管与外壳的开口通过螺纹连接,外接管上方是一个透气口;底座位于外壳的下方,用以支撑外壳;微孔滤膜由加入适量醋酸纤维素的精制硝化棉制作,内呈多孔海绵状,孔径范围为0.1微米至10微米;网板位于外壳内,用以支撑微孔滤膜;第一个四通结构与培养器进样口相连,第二个四通结构与培养器的出样口相连;蠕动泵与进样四通高弹软管连接;负压泵与出样四通高弹软管连接;第一个四通结构的开口与样品相连接,在蠕动泵的蠕动作用,样品从进样口进入三个集菌培养器内,通过滤膜实施正过滤,过滤完后,将四通与培养基连接,通过蠕动泵将培养基注入培养器进行培养检测。将出样口连接负压泵,可在负压作用下进行过滤集菌,然后进行培养检测。
外接管内有能阻隔细菌的微孔薄膜,可避免外界污染,外接管上方有一透气口,可保证培养器的透气性。
外接管与外壳上方的开口通过螺纹连接,由于微孔滤膜在外接管内,可通过拆卸外接管来更换微孔滤膜。
两个四通结构将三个培养器单体并联连接,可使过滤快速而均匀。
两个四通结结构可分别与蠕动泵和负压泵连接,可同时实现正压过滤和负压过滤需求。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使用了两个四通结构,将三个集菌培养器并联使用,三个集菌培养器能同时过滤,从而实现了过滤的快速和均匀;外接管内有微孔滤膜,上方有一透气口,既能避免外界的污染又能保证培养器的透气性,同时,由于外接管与培养器上方的开口通过螺纹连接,可通过拆卸外接管来更换微孔滤膜,使操作较为简便;进样四通管采用的是高弹性软管,可与蠕动泵配套,实现正压过滤,出样四通管同样采用高弹性软管,与负压泵连接,可实施负压过滤;进样口延长成滴头状,方便观察进样情况。
因此本实用新型与现有集菌培养器相比,具有突出的优点在于:(1),三个集菌培养器同时工作,过滤快速而均匀(2)培养器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且能抵抗外界污染(3)微孔滤膜更换方便(4)可同时实现正压过滤和负压过滤,使操作简便(5)进样口下端呈滴头状,方便观察进样情况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进样口;2.滴头;3.刻度;4.微孔滤膜;5.网板;6.阻隔细菌的微孔滤膜;7.外接管;8.外壳;9.出样口;10.第一个四通结构;11.第二个四通结构;12.第一个四通结构的开口;13.蠕动泵;14.负压泵15.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知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知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52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