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位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77031.4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9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林溢彬;刘鲁滨;朱燕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64/00 | 分类号: | H04W64/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定位系统,至少包括:
多个传感器节点,配置传感器节点使其在与WIFI设备重叠的信道上以较高的频率采样,该些传感器节点采集WIFI设备的RSSI信号,于采集的RSSI填满节点缓存器时,统计特定信号强度范围内数据包的个数,将数据包个数最多的信号强度范围的开始位置作为标记返回,并将节点的标记传送给汇聚节点;
多个WIFI设备,配置WIFI设备,使其在与传感器节点重叠的信道上以某种频率发送数据包;
汇聚节点,配置于能够接收传感器节点的数据并可以给传感器节点发送命令的位置,该汇聚节点将收到的信息交给控制中心,并广播一个修正反馈包,以修正节点的标记抽取过程;以及
控制中心,根据接收到的信息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计算出WIFI设备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传感器节点至少包括:
RSSI采样模组,用于采集WIFI设备发送的RSSI信号,并将其存于节点的缓存器中;
标记抽取模组,以于传感器节点所采集的RSSI填满节点的缓存器时,统计特定信号强度范围内数据包的个数,并将数据包个数最多的信号强度范围的开始位置作为标记返回;以及
传送模组,用于将节点的标记传送给该汇聚节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些传感器节点在环境中等间距放置,构成网格形状的传感器网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些WIFI设备随机放入传感器网络的某个网格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控制中心将WIFI设备可能在的位置导入WIFI信号随距离衰减的理论模型,得到该位置理论上对应的WIFI信号强度,然后计算这个理论值与在该位置实际得到的标记之间的误差,误差最小的位置即为WIFI设备最可能的位置。
6.一种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配置多个传感器节点,使其在与WIFI设备重叠的信道上以较高的频率采样,配置汇聚节点,使其能够接收传感器节点的数据并可以给传感器节点发送命令,配置WIFI设备,使其在与传感器节点重叠的信道上以某种频率发送数据包;
步骤二,当传感器节点所采集的RSSI填满节点的缓存器时,传感器节点统计特定信号强度范围内数据包的个数,并将数据包个数最多的信号强度范围的开始位置作为标记返回;
步骤三,传感器节点将节点的标记送给汇聚节点,该汇聚节点将收到的信息交给控制中心,并广播一个修正反馈包,修正节点的标记抽取过程,重复步骤二,直到所有节点的标记达到稳定的范围;以及
步骤四,控制中心对接收的信息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计算出WIFI设备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步骤四中,该控制中心将WIFI设备可能在的位置导入WIFI信号随距离衰减的理论模型,得到该位置理论上对应的WIFI信号强度,然后计算这个理论值与在该位置实际得到的标记之间的误差,误差最小的位置即为WIFI设备最可能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还包括如下步骤:
(1)将返回的结果集RESULT置为空集,给定范围内收到信号强度指示个数的最大值MAXPERIOD置为0,返回结果的标记INDEX置为0,统计个数的信号强度区间长度PEAK_RANGE置为特定正数;
(2)如果收到的信号强度指示集合X中的某个值R,既不是背景噪声,也不在顶点集合Peak List中,那么统计在范围(R,R+PEAK_RANGE)内收到的信号强度指示的个数,并赋给SUM,如果SUM>MAXPERIOD,则将SUM的值赋给MAXPERIOD,R的值赋给INDEX;
(3)重复步骤(2),直到没有满足条件的R为止;
(4)将(R,R+REAK_RANGE)中的值加入顶点集合Peak List中,INDEX放入RUSULT中,返回RUSULT。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些传感器节点在环境中等间距放置,构成网格形状的传感器网络。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些WIFI设备随机放入传感器网络的某个网格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703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轧机三段折叠式入口导板
- 下一篇:一种新型导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