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焚烧灰渣冷却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77463.5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5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朱雯;陈士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F23G5/46;F23L15/00;F23J1/06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3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焚烧 冷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灰渣冷却机,用于冷却和破碎从焚烧炉内排出的高温灰渣。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垃圾焚烧灰渣冷却机根据排渣机构的不同,通常主要分为推灰器、刮板捞渣机和螺旋捞渣机这三种,这三种灰渣冷却机工作原理都十分相似,都是利用水冷降温法,即高温灰渣从焚烧炉内排出后直接掉入水槽内,经水冷却后再由排渣机构排出冷却机;虽然此类冷却机冷却效果较好,但其热效率低,耗水量大,水槽磨损快,设备腐蚀严重。另外,由于冷却水从高温垃圾灰渣中浸出大量重金属等有毒物质,所以此类冷却机造成的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焚烧灰渣冷却机,既可以快速冷却高温灰渣,又能将大块灰渣破碎成小块。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垃圾焚烧灰渣冷却机,包括壳体、盘塔、下料仓、出料管、振动输送机、立轴和驱动装置,所述壳体的底端口与下料仓的上端口固定连接,下料仓的侧壁上设置有冷却空气入口,下料仓的下端口与出料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出料管的另一端与振动输送机连接,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盘塔,所述盘塔的外表面为锥形面,盘塔的外表面上靠近底端的位置处设有环形齿板A,环形齿板A与壳体的内壁相对应处设置有环形齿板B,且环形齿板A和环形齿板B之间形成一由上往下逐渐减小的楔形空间,所述的盘塔固定连接在立轴的一端上,立轴的另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
为更好地实施本发明,所述盘塔为偏心结构,且盘塔与立轴的中心轴线在水平面上相距20~50mm。
为更好地实施本发明,所述环形齿板A和环形齿板B之间形成的夹角为35~50度。
为更好地实施本发明,所述环形齿板A和环形齿板B相对应的表面上均布设置有若干个齿状凸起。
为更好地实施本发明,所述的下料仓呈上大下小的倒锥形结构。
为更好地实施本发明,壳体与下料仓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件。
为更好地实施本发明,下料仓与出料管之间的连接处设有密封件。
为更好地实施本发明,所述驱动装置与立轴之间通过齿轮啮合传动。
为更好地实施本发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耐火材料层。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优越性:
1、该垃圾焚烧灰渣冷却机不仅可以对垃圾灰渣进行进行冷却,而且还能够将大块的垃圾灰渣破碎成小块结构,避免冷却机的堵塞;
2、盘塔的偏心设计,能够实现对大块的垃圾灰渣充分破碎,进而使得冷却较为彻底;
3、本发明通过冷却空气入口向冷却机内通入冷风进行冷却,经过热交换后的冷风直接进入焚烧炉内充当助燃空气,有效的节约了能源,利于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盘塔;3-环形齿板A;4-环形齿板B;5-下料仓;6-出料管;7-振动输送机;8-驱动装置;9-立轴;10-冷却空气入口;11-耐火材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所述的垃圾焚烧灰渣冷却机,包括壳体1、盘塔2、下料仓5、出料管6、振动输送机7、立轴9和驱动装置8,所述壳体1的底端口与下料仓5的上端口固定连接,下料仓5的侧壁上设置有冷却空气入口10,下料仓5的下端口与出料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出料管6的另一端与振动输送机7连接,所述的壳体1内设置有盘塔2,所述盘塔2的外表面为锥形面,盘塔2的外表面上靠近底端的位置处设有环形齿板A 3,环形齿板A 3与壳体1的内壁相对应处设置有环形齿板B 4,且环形齿板A 3和环形齿板B 4之间形成一由上往下逐渐减小的楔形空间,所述的盘塔2固定连接在立轴9的一端上,立轴9的另一端与驱动装置8连接,所述驱动装置8与立轴9之间通过齿轮啮合传动连接。
所述盘塔2外表面上均布设置有若干个破碎齿,在盘塔2转动时盘塔2表面附近的物料被破碎齿带入由环形齿板A 3与环形齿板B 4形成的楔形空间内。
所述盘塔2为偏心结构,盘塔2的中心轴线与立轴9的中心轴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使得环形齿板A 3和环形齿板B 4之间的间隙在同一水平面上是不均匀的,盘塔2与立轴9的中心轴线在水平面上相距20~50mm,最佳取值为30mm;盘塔2的偏心设计能够使得盘塔2在旋转的过程中环形齿板A 3和环形齿板B 4之间同一位置处的间隙是不断变化,起到强化环形齿板A 3和环形齿板B 4的破碎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74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