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压闪爆工艺处理技术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77598.1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1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汪明星;陈永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紫罗兰家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21/00 | 分类号: | D06B21/00;D06B2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31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压闪爆 工艺 处理 技术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纺织行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压闪爆工艺处理技术和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传统的纺织品中纤维很多是中空网状结构和物品的表面有凹槽等,,在产品进行浸润、喷淋处理以及很多产品表面喷涂处理时,在液体表面张力情况下会在空隙凹槽处形成微小的气膜,表面涂层不匀;干燥时会形成微孔和表面不平整,降低了需要负载在产品上的染整和涂装物品的结合牢度。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提高产品质量的负压闪爆工艺处理技术和设备。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负压闪爆工艺处理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a.产品的前处理:对纺织品进行染整处理,或者是对需要涂装的物品进行表面喷涂;
b.转运处理:将处理好的产品或者涂装好的物品转运送入负压舱内;
c.真空处理:关闭舱门,启动真空连接对舱内进行抽真空处理,在-0.6MPa~-0.95 MPa,关闭真空连接;
d.负压闪爆:瞬时开启进气阀门,让大气快速进仓舱内,达到负压和外界常压闪爆转换,待到舱内压力正常后再按照这样程序重复操作;根据产品的涂装品和性状要求可以负压闪爆一次或者是几次;
e.出仓烘干。
一种负压闪爆设备,包括耐高负压容器、度车、度车轨道、空气滤芯、真空泵和余液回收箱,所述负压闪爆设备主体由耐高负压容器组成,所述耐高负压容器上方连接空气滤芯和真空泵,所述耐高负压容器下方连接余液回收箱,所述耐高负压容器内部安装度车轨道,所述度车轨道上设有度车。
作为优化,所述耐高负压容器与真空泵、空气滤芯、余液回收箱之间分别设有电磁阀一、电磁阀二、电磁阀三。
作为优化,所述耐高负压容器与真空泵之间由耐高负压气管连接。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负压闪爆工艺处理技术和设备,运用高负压环境让产品表面微小气膜破裂,让染整涂装物质充分渗透和紧密贴合被处理物体,提高了药效和结合强度,降低了染整和涂装物质的使用量,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一种负压闪爆工艺处理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产品的前处理:对纺织品进行染整处理,或者是对需要涂装的物品进行表面喷涂;
b.转运处理:将处理好的产品或者涂装好的物品转运送入负压舱内;
c.真空处理:关闭舱门,启动真空连接对舱内进行抽真空处理,在-0.6MPa~-0.95 MPa,关闭真空连接;
d.负压闪爆:瞬时开启进气阀门,让大气快速进仓舱内,达到负压和外界常压闪爆转换,待到舱内压力正常后再按照这样程序重复操作;根据产品的涂装品和性状要求可以负压闪爆一次或者是几次;
e.出仓烘干。
一种负压闪爆设备,包括耐高负压容器1、度车2、度车轨道3、空气滤芯4、真空泵5和余液回收箱6,负压闪爆设备主体由耐高负压容器1组成,耐高负压容器1上方连接空气滤芯4和真空泵5,耐高负压容器1下方连接余液回收箱6,耐高负压容器1内部安装度车轨道3,度车轨道3上设有度车2,耐高负压容器1与真空泵4、空气滤芯5、余液回收箱6之间分别设有电磁阀一8、电磁阀二9、电磁阀三10,耐高负压容器1与真空泵5之间由耐高负压气管7连接。
对面料进行含有2%纳米银溶液水洗处理,脱水后含水率在30%,放入度车2输送入负压舱内,关闭所有的阀门和舱门保持整个舱体密封后,开启阀门二9,启动真空泵5对舱体内抽真空,达到负压-0.8mp时关闭阀门二9,快速启动电磁阀一8,让空气快速闪爆进入舱体,可以同样对产品处理一次或者是几次,在开启舱门前,保持阀门一8开启,阀门三10也开启让舱内多余液体回到余液回收箱6中,开仓出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紫罗兰家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紫罗兰家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75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