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镜及使用该透镜的背光模组在审
申请号: | 201210577720.5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0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林奕村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5/04 | 分类号: | F21V5/04;F21S8/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使用 背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镜及使用该透镜的背光模组,尤其涉及一种透镜及使用该透镜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背光模组一般包括一基板,设置于基板上的若干发光二极管以及位于发光二极管出光路径上的扩散膜。所述这些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经由所述扩散膜的散射后出射。然而,由于发光二极管的本身中部光强较强,侧向光强较弱,从而使得这些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混合后易于在扩散膜片上形成亮暗不均的现象,从而影响整个背光模组的出光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出光效果好的背光模组。
一种透镜,所述透镜包括入光面与出光面,所述透镜的出光面上设置有若干由内至外间隔排列的发散部,所述内侧的发散部对光的折射角度大于所述外侧的发散部对光的折射角度,所述光线经由所述入光面入射至透镜后,再经由所述出光面及出光面上的发散部折射发散后出射。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基板、设置于基板上的发光二极管以及设置于发光二极管上的透镜,所述透镜的入光面朝向发光二极管,所述透镜的出光面远离发光二极管,所述透镜的出光面上设置有若干由内至外间隔排列的发散部,所述内侧的发散部对光的折射角度大于所述外侧的发散部对光的折射角度,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经由所述入光面入射至透镜后,再经由所述出光面及出光面上的发散部折射发散后出射。
由于所述内侧的发散部对入射至其上的光线进行较大角度的折射,所述外侧的发散部对入射至其上的光线进行较小角度的折射,从而使得所述入射至透镜的光线经由所述透镜及发散部折射后,其强度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背光模组中的透镜的立体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所示的透镜的倒置图。
图5为图2所示的透镜沿V-V线的剖视图。
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77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