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瓦胆式智能煲的发热盘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77800.0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2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李焕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焕钊 |
主分类号: | A47J36/24 | 分类号: | A47J36/2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新中 |
地址: | 528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瓦胆式 智能 发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热盘,尤其是指适用于智能煲或者电压力煲的新型发热盘。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电饭煲或电压力煲均是通过设在电饭煲煲底的发热盘来传递热量给内胆的,具体地是通过铸在发热盘内的发热管的电阻发热丝将电能转化成热能,热量扩散到整个发热盘的盘面,再由盘面通过热传递将热量传递给内胆,实现对内胆的加热,从而实现煮饭或加热电饭煲中的食物。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成熟,瓦煲式智能煲由于其瓦胆具有传热慢和散热慢的特点,所以用上我们新型发热盘实现对瓦胆快速加热,以及所煮出来的饭菜比较香和营养价值比较高而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为此本申请人专门开发出了适用瓦煲式智能煲的专用发热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传热均匀,热传导效率高,专用于瓦胆式智能煲的发热盘。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瓦胆式智能煲的发热盘,包括有盘体、熔铸在盘体内的环形发热管和一体成型在盘体下方的多个支承脚,所述发热管两端与导电柱连接,所述盘体上面是开口朝上来将智能煲瓦胆内锅底部容纳在其内的碗状结构,所述的碗状结构包括有与瓦胆底平面相匹对的平底面和环绕在平底面外围并与瓦胆底部的外弧壁相匹对的弧形面。
在对上述瓦胆式智能煲的发热盘的改进方案中,所述的弧形面到平底面的高度刚好能包住瓦胆底部的外弧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发热盘的上面是由与瓦胆底平面相匹对的平底面和环绕在平底面外围并与瓦胆底部的外弧壁相匹对的弧形面组成的碗状凹槽结构,这既能使发热盘与瓦胆内锅充分接触,又可以增大与锅内胆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发热盘快速向锅内胆传递热量,进一步加快了烹饪的速度,节约时间,降低能耗;另外,使发热盘的热量可以同时从平底面和弧形面向锅内胆传递,使内胆内的食物受热更加均匀,所煮出的饭菜更可口,所以本发明的结构合理、传热均匀和热传导效率高,从而实现节能环保。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实施例发热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发明实施例发热盘正视方向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一种瓦胆式智能煲的发热盘,如图1、2所示,包括有盘体1、熔铸在盘体1内的环形发热管2和一体成型在盘体1下方的多个支承脚3,所述发热管2两端与导电柱4连接,在此:所述盘体1上面是开口朝上来将智能煲瓦胆内锅(即陶瓷锅内胆,俗称为瓦胆)底部容纳在其内的碗状结构11,所述的碗状结构11包括有与瓦胆底平面相匹对的平底面111和环绕在平底面111外围并与瓦胆底部的外弧壁相匹对的弧形面112,这既能使发热盘与瓦胆内锅充分接触,又可以增大与锅内胆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发热盘快速向锅内胆传递热量,进一步加快了烹饪的速度,节约时间,降低能耗;另外,使发热盘的热量可以同时从平底面111和弧形面112向锅内胆传递,使内胆内的食物受热更加均匀,所煮出的饭菜更可口,所以本发明的结构合理、传热均匀和热传导效率高,从而实现节能环保。
由于考虑到生产难易程度、生产成本和可行性等因素,通常情况下在制造发热盘时,所述的弧形面112到平底面111的高度以刚好能包住瓦胆底部的外弧壁为宜。
综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及修饰,皆应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焕钊,未经李焕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78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风扇离合器控制装置
- 下一篇:轮辐式结构凸轮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