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赤霉菌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79134.4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3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杜华茂;邓亚平;秦小旋;代虎;杨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P3/0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周韶红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赤 霉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赤霉菌,尤其涉及可用于制备重金属纳米级材料的赤霉菌。
背景技术
以前工业上主要采用化学方法合成纳米银,但近年来国外已开始探索绿色、环境友好型的生物制备方法及工艺,用真菌、海藻等合成纳米银并进行工业化应用研究(Carbohydrate Polymers,2012,90:915-920,Nanomedicine: Nanotechnology, Biology and Medicine,2010, 6: 103-109)。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重金属纳米级材料的赤霉菌,其合成纳米银的方法及工艺绿色无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一种赤霉菌,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2524。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上述赤霉菌,分类命名为Gibberella sp.。自命名为赤霉菌1210-2株。
形态特点: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菌丝弯曲、细长有分支,无隔,表面光滑。
生理理化特点:在PDA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呈白色绒毛状,菌体呈淡黄色。
本发明的赤霉菌Gibberella sp.的保藏时间是2012年12月11日。
有益效果
1. 本发明的赤霉菌菌株的次生代谢产生物能还原银离子,产生的纳米银可以在水中自主分散,常温下稳定。
2. 本发明所合成的纳米银对真菌和细菌有抑制活性。
3. 本发明可用于制备其它重金属纳米级材料。
4.本发明可对医院等行业含银、金、镉、锆等重金属废物作无害化处理并对其再生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2的赤霉素1210-2 株还原纳米银的效果图。
图2为实施例2的赤霉素1210-2 株还原的纳米银的扫描电镜照片(8万倍)。
图3为实施例3的抑制新萨托菌的效果图。
图4为实施例3的抑制链格孢菌的效果图。
图5为实施例3的抑制产毒性大肠杆菌的效果图。
图6为实施例3的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效果图。
图7为实施例3对四种菌抑菌圈(直径)的直方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发明赤霉菌1210-2株的培养条件:
本发明赤霉菌1210-2株用PDA培养基于28℃培养。液体培养时摇床转速为180转/分钟。
PDA液体培养基配方:200g去皮马铃薯,切成1cm×1cm方块,煮30min,纱布过滤取滤液,加入20g葡萄糖,15g的琼脂,加去离子水至1000ml,pH7.0-7.2。121℃处理30分钟后,待用。
PDA固体培养基配方:在液体培养中加入3%细菌培养用琼脂粉, 121℃处理30分钟,待用。
实施例2
本发明赤霉菌1210-2株合成纳米银的实验。
取冻存的赤霉菌1210-2株在PDA固体培养基上划线接种,在28℃培养3天,接菌丝接种于5-10 ml PDA液体培养基,在28℃培养2天,按1%接种到大容量培养瓶中,180转/分钟培养7天,收集菌丝体。用去离水洗涤3次,将菌丝体悬浮于去离子水中(30g/ml)于40℃放置7天,过滤去除菌丝体,收集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至终浓度为1mmol/L,于40℃放置48小时,期间每4小时搅拌2分钟。离心收集纳米银,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以去除杂质。用去离子水悬浮至适当浓度或干燥后保存。
赤霉菌1210-2 株的次生代谢产生物能还原银离子,产生的纳米银可以在水中自主分散,常温下稳定。
图1中左侧试管为加入硝酸银前的赤霉菌1210-2 株的次生代谢产物溶液,右侧为加入硝酸银48小时后的纳米银溶液,溶液呈黄褐色,随合成纳米银浓度的升高而加深。
图2为赤霉菌1210-2 株还原的纳米银的扫描电镜照片(8万倍)。将纳米银溶液加在硅片上,在65℃干燥过夜。在扫描电镜下下可见纳米银形状多样,多棱角,大小为40-50 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91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