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79236.6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7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杰;王平;梁禄生;张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C07F9/572;H01L51/5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刘抗美;刘耿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电致发光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本发明还涉及该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具有高效、节能、轻质的有机电致发光平板显示器(OLEDs)及大面积白光照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一种新型的LED技术,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 Emitting Diode,OLED)技术被全球的科学家关注,相关的企业和实验室都在进行这项技术的研发。因具有主动发光、轻、薄、对比度好、能耗低、可制成柔性器件等特点,所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对制备材料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987年,美国Eastman Kodak公司报道了有机电致发光研究中的突破性进展。而要实现全色显示及照明等应用目的,发光器件必须具有一定的效率和寿命。目前电致磷光理论上能够实现100%的电致发光效率,这要比荧光发光(理论上最高效率是25%)高很多,但是目前电致磷光中优质的磷光的主体材料还比较缺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另外还涉及该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结构中的sp3杂化的芳基硅和二苯基磷氧结构,使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具有较高的三线态能级;空穴传输性的咔唑和电子传输性的二苯基磷氧结构使材料具有双极性传输性能,有利于载流子在复合区域的电荷平衡,同时刚性的9-苯基取代咔唑和大体积的四苯基硅结构赋予材料高的热稳定性。
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具有下述通式(P):
其中R表示氢、氟、甲基或苯基中的一种。
上述机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如下化合物A和B;
化合物A为
化合物B为
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将所述化合物A与所述化合物B按照1:(1~2)的摩尔比加入含有催化剂和碱性溶液的有机溶剂中,于75~120℃下进行Suzuki耦合反应24~48小时,分离提纯,得到下述通式(P)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其中R表示氢、氟、甲基或苯基中的一种。
所述催化剂为有机钯,所述有机钯与所述化合物A的摩尔比为0.001~0.1:1。
所述有机钯为四(三苯基膦)钯、双(三苯基膦)二氯化钯或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
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或氩气。
所述碱性溶液为Cs2CO3、K2CO3或Na2CO3溶液,所述碱性溶液的浓度为2mol/L,所述碱性溶液与所述化合物A的摩尔比为20~25:1。
所述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乙二醇二甲醚或甲苯。
所述分离提纯步骤如下:将Suzuki耦合反应得到的反应液倒入饱和氯化铵水溶液中,用二氯甲烷进行萃取,萃取出的有机相用氯化钠水溶液洗、干燥,旋蒸除去溶剂后得到粗产物,再将所述粗产物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提纯。
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在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阳极、功能层、发光层和阴极,所述发光层的材质为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具有的sp3杂化芳基硅和二苯基磷氧结构,使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具有较高的三线态能级,可作为电致蓝光磷光的主体材料来使用,能够保证电致磷光发光过程中,主客体的能量能够充分转移来发光;而空穴传输性的咔唑和电子传输性的二苯基磷氧结构使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具有双极性传输性能,有利于载流子在复合区域的电荷平衡,获得高的发光效率;同时刚性的9-苯基取代了咔唑和,再加上大体积的四苯基硅结构,使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具备了较高的热稳定性。故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同时具有较高的三线态能级、双极性传输和热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5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图。
图2是实施例5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具有以下通式(P),简写为RPCSPO: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92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冲床上的计数装置
- 下一篇:新型钢包上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