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579451.6 申请日: 2012-12-27
公开(公告)号: CN103110884A 公开(公告)日: 2013-05-22
发明(设计)人: 陈友清 申请(专利权)人: 蚌埠丰原涂山制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9066 分类号: A61K36/9066;A61P1/16
代理公司: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代理人: 王朋飞;张庆敏
地址: 233050 ***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慢性 胆囊炎 中药 组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治疗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慢性胆囊炎(chronic cholecystitis)系指胆囊慢性炎症性病变,大多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占85%-95%,少数为非结石性胆囊炎,如伤寒带菌者。本病可由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迁延而来也可慢性起病。 

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见的是右上腹部或心窝部隐痛,食后饱胀不适,嗳气,进食油腻食物后可有恶心,偶有呕吐。在老年人,可无临床症状,称无症状性胆囊炎。本病大多为慢性起病,亦可由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而来。临床上可无特殊症状。 

慢性胆囊炎在我国多见,女性发病率高,女与男的比例为2-3:1,其病因繁多复杂,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饮食习惯、肥胖、遗传、胆道感染、胆汁滞留等诸多因素,多为综合性因素作用的结果。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卫生状况的改善,国民平均寿命延长近十年来,胆囊结石的发病率逐日增高,尤其是大城市增高更明显,据统计占全部胆石病的70%。 

慢性胆囊炎在中医临床中多属于“胁痛”范畴,认为其发病机制为肝气郁结,失于疏泄,胆失通降,不通则痛;肝胃不和,则嗳气、纳呆,脘腹胀闷。目前国内慢性胆囊炎病人以化学药物为主导,它们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国人用药安全性,亟待开发出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的可进行“标本兼治”的药物。 

而有下列相关胆道疾病的药物组方: 

CN200910094934.5公开了一种大柴胡汤化裁方治疗胆道感染疾病,其组方为:柴胡、生大黄、枳实、黄芩、炙半夏、芍药、厚朴、川芎、金钱草、郁金、延胡索、三棱、醋炒青皮、栀子。 

CN200910142119.1涉及一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制剂,选取的原料药材及其重量组份分别是:茵陈30份、黄芩9份、枳壳9份、柴胡9份、郁金9份、厚朴9份、大黄9份、白芍9份、苍术9份、金钱草15份、木香3份。 

CN200810051442.3公开了一种治疗胆囊炎的药物组合物,属于中药领域。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柴胡1500-1700份,黄芩1000-1200份,白芍1000-1200份,枳实600-800份,甘草600-800份,大黄1000-1200份,厚朴750-950份,茵陈2300-2400份。 

上述组方偏于利水排淋,即主要用于胆结石的治疗,而对于慢性胆囊炎来说,更偏重于炎症、疼痛的治疗。 

发明人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最终获得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含有以下中药:茵陈蒿、大黄、白芍、延胡索、厚朴、枳壳、柴胡、陈皮、川楝子、黄芩、甘草。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含有以下重量份的中药:茵陈蒿20-30份、大黄10-15份、白芍10-15份、延胡索10-15份、厚朴10-20份、枳壳10-20份、柴胡10-20份、陈皮10-20份、川楝子10-20份、黄芩10-15份、甘草10-15份。 

进一步优选,所述中药组合物,含有以下重量份的中药:茵陈蒿25-30份、大黄14-15份、白芍10-12份、延胡索10-15份、厚朴10-15份、枳壳10-18份、柴胡10-15份、陈皮10-15份、川楝子10-15份、黄芩10-16份、甘草10-15份。 

更进一步优选,所述中药组合物,含有以下重量份的中药:茵陈蒿28-30份、大黄14-15份、白芍10-11份、延胡索14-15份、厚朴10-13份、枳壳12-15份、柴胡10-12份、陈皮10-12份、川楝子10-12份、黄芩15-16份、甘草13-15份。 

最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含有以下重量份的中药:茵陈蒿30份、大黄15份、白芍10份、延胡索15份、厚朴10份、枳壳15份、柴胡10份、陈皮10份、川楝子10份、黄芩15份、甘草15份。 

上述中药组合物中: 

所述重量份可以是μg、mg、g、kg等医药领域公知的重量单位,也可以是其倍数,如1/10、1/100、10倍、100倍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白芍、延胡索、厚朴、枳壳、柴胡、陈皮、川楝子、黄芩和甘草水提,茵陈蒿、大黄醇提。 

具体的,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配比称取各成分,备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丰原涂山制药有限公司,未经蚌埠丰原涂山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94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