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拆卸维修燃油排放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80161.3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0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平;周国君;肖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B64D37/20 | 分类号: | B64D37/2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拆卸 维修 燃油 排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油系统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拆卸维修燃油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燃油排放装置主要用于燃油箱内沉淀水和不可用燃油的排放。
目前,国内航空燃油排放装置主要应用于军用飞机,装置设计维修性较差,难以满足新型号飞机燃油系统维修性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设计一种不拆卸维修燃油排放装置,应用于飞机燃油系统,保证飞机燃油系统的不拆卸维修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不拆卸维修燃油排放装置,包括:阀罩、阀体、提动阀、弹簧、阀塞、O型圈、圆柱销、提动阀内嵌件;
阀体为筒状,阀体上端面为斜切面,所述斜切面上设有图4所示的关闭、打开、维修3个功能卡槽,阀体下端面设有安装通孔,阀体下端面卡在飞机蒙皮外表面,阀体侧壁外表面靠近上端面设有螺纹段,阀体内为台阶式腔体,阀体靠近下端面的侧壁开有腰型通孔;提动阀插入阀体内的腔体,提动阀侧面设有凸台,弹簧安装在提动阀凸台与阀体腔体的台阶之间,提动阀顶部通过圆柱销卡在阀体上端面的卡槽内,提动阀靠近底部的侧面设有O型槽,O型圈装在提动阀的O型槽内;提动阀内嵌件嵌入提动阀底部,所述提动阀内嵌件露出提动阀的一面设有图5所示的螺丝刀槽和方向指示槽;阀塞装在阀体底部与提动阀之间,阀塞外侧与阀体腔体内侧焊接固定;阀罩为侧表面开有腰型通孔的罩体,所述阀罩从阀体上端面套进阀体并螺接在阀体螺纹段上,所述阀罩螺接后压紧在飞机蒙皮内表面。
进一步的,阀体的螺纹段上设有螺纹锁紧件,阀体与阀罩之间通过螺纹锁紧件锁紧。
进一步的,阀体下端面沿安装通孔所在半径设有环形凹槽。
进一步的,阀体下端面与图4所示的上端面关闭、打开、维修3个功能卡槽对应位置刻有图5所示的关闭、打开、维修3个指示字符。
进一步的,阀罩外形与扳手适配。
进一步的,阀体下端面与飞机蒙皮外表面接触区域设有密封槽。
进一步的,阀体、阀罩、阀塞、提动阀均采用非金属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通过两道密封保证燃油排放装置可实现不拆卸维修;
2)采用非金属材料,保证满足闪电防护要求,同时减小产品的重量;
3)从飞机外部接近不需要拆卸接近口盖,具有良好的可达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不拆卸维修燃油排放装置处于关闭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不拆卸维修燃油排放装置处于打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不拆卸维修燃油排放装置处于维修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不拆卸维修燃油排放装置关闭、打开和维修3个功能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不拆卸维修燃油排放装置底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种不拆卸维修燃油排放装置,如图1、2、3所示,包括:阀罩1、阀体2、提动阀4、弹簧5、阀塞6、O型圈7、圆柱销3、提动阀内嵌件8;
阀体2为筒状,阀体2上端面为斜切面,所述斜切面上设有图4所示的关闭、打开、维修3个功能卡槽,阀体2下端面设有安装通孔,阀体2下端面卡在飞机蒙皮10外表面,阀体2侧壁外表面靠近上端面设有螺纹段,阀体2内为台阶式腔体,阀体2靠近下端面的侧壁开有腰型通孔;提动阀4插入阀体2内的腔体,提动阀4侧面设有凸台,弹簧5安装在提动阀4凸台与阀体2腔体的台阶之间,提动阀4顶部通过圆柱销3卡在阀体2上端面的卡槽内,提动阀4靠近底部的侧面设有O型槽,O型圈7装在提动阀4的O型槽内;提动阀内嵌件8嵌入提动阀4底部,所述提动阀内嵌件8露出提动阀4的一面设有图5所示的螺丝刀槽和方向指示槽;阀塞6装在阀体2底部与提动阀4之间,阀塞6外侧与阀体2腔体内侧焊接固定;阀罩1为侧表面开有腰型通孔的罩体,所述阀罩1从阀体2上端面套进阀体2并螺接在阀体2螺纹段上,所述阀罩1螺接后压紧在飞机蒙皮10内表面。
为了使阀体2与阀罩1之间有效锁紧,阀体2的螺纹段上设有螺纹锁紧件9,阀体2与阀罩1之间通过螺纹锁紧件9锁紧。
为了防止放油浸润飞机蒙皮10外表面,阀体2下端面沿安装通孔所在半径设有环形凹槽。在放油过程中,如果有油沿着阀体2周向喷溅,油会顺着环形凹槽滴落,不会扩散到飞机蒙皮10外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01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海拔地区人员休整与生活富氧房
- 下一篇:传送带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