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石榴枯萎病菌致病蛋白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580190.X 申请日: 2012-12-27
公开(公告)号: CN103026910A 公开(公告)日: 2013-04-10
发明(设计)人: 余磊;赵建荣;徐胜光;吴旭;苏源;刘佳妮;陈泽斌 申请(专利权)人: 昆明学院
主分类号: A01G7/06 分类号: A01G7/06
代理公司: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代理人: 杨宏珍
地址: 650214 云南***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检测 石榴 枯萎 病菌 致病 蛋白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石榴枯萎病菌致病蛋白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在芋头叶片上检测石榴枯萎病菌致病分泌蛋白致病性的方法,属于植物保护领域。

背景技术:

石榴枯萎病为最近几年在中国云南和四川省石榴种植发生的新病害,已经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这种病害为甘薯长喙壳菌 (Ceratocystis fimbriata) 引起(Huang等, 2003)。2004年在云南省蒙自县石榴枯萎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达 1500 万元以上,其中部分重病区病株率高达 29.2%,特别是挂果石榴树的大面积死亡,造成石榴产业的毁灭性损失(邓吉等, 2005)。在石榴枯萎病菌致病性的研究中,通常用石榴枯萎病菌的孢子在石榴植株茎干上进行伤口接种并观察产生症状的方法来确定其致病性,接种后产生的病斑大小为鉴定不同石榴枯萎病菌菌株致病力差异检测的主要手段。已有报道表明来自中国石榴枯萎病菌和芋头黑腐病菌的 C. fimbriata 对中国石榴寄主植物和芋头寄主植物具有一样的强致病性,这表明它们之间可以互相侵染对方的寄主植物,没有表现出寄主专化性 (Huang等, 2008; 余磊, 2010)。并且它们在分别接种芋头植株后,生理生化水平上的反应也具有一致性(余磊等, 2011; 2011)。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病原菌产生的蛋白与寄主抗性基因蛋白产物的分子互作是病原菌与寄主互作机制的核心。与孢子接种的目的类似,这些蛋白的功能也要通过在寄主植物上接种后观察致病的症状来进行检测。目前实验中石榴枯萎病菌致病分泌蛋白主要来源于其菌丝体产生的蛋白,且对石榴枯萎病菌进行液体培养是获得致病分泌蛋白的主要方法。还未见到专门用于石榴枯萎病菌致病分泌蛋白致病性检测方法的文献和专利报道。因石榴为木本植物,对其茎干进行伤口接种存在致病性反应周期较长、症状不易观察等局限。这导致了无法像石榴枯萎病孢子接种那样通过测量病斑长度,来对石榴枯萎病菌产生的不同致病性分泌蛋白的致病力差异进行定量分析,限制了对石榴枯萎病菌致病分泌蛋白致病机制的研究。

经文献检索,未见与本发明相同的公开报道。

参考文献:

Huang Q, Zhu Y Y, Chen H R, Wang Y Y, Liu Y L, Lu W J, Ruan X Y. 2003. First Report of Pomegranate Wilt Caused by Ceratocystis fimbriata in Yunnan, China[J]. Plant Disease, 87, 1150.

Huang Q, Wang Y Y, Zhao Y Y, Jiao Y X, Li X F, Chen H R, and Zhu Y Y. 2008. First report of taro black rot caused by Ceratocystis fimbriata in China[J]. Plant Pathology, 57: 780.

邓吉, 陆进, 李健强, 潘俊, 朱春雨, 吴新平. 2005. 石榴枯萎病病害分级标准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38(12): 2440-2445.

余磊. 2010. 云南农业大学. 三种寄主的甘薯长喙壳病菌研究[博士论文]. 

余磊, 高玲玲, 郭建伟, 陈小龙, 李秀芬, 刘芬, 黄 琼, 陈海如.2011. 甘薯长喙壳侵染对甘薯块根抗氧化酶活性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19(1): 141-145.

余磊, 陈小龙, 郭建伟, 高玲玲, 李秀芬, 刘芬, 黄琼, 陈海如.2011. 不同寄主甘薯长喙壳菌侵染对芋头抗氧化酶活性影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30(1):61-65.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芋头叶片上检测石榴枯萎病菌致病蛋白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1)芋头生长至第3片时,选择完全展开的健康叶片进行接种;

(2) 选择在接种芋头叶片主脉与边缘的近中间部分,用致伤设备分别等距形成直径2 mm的压伤斑3个,在致伤处接种致病分泌蛋白,该致病分泌蛋白是石榴枯萎病菌在配方为:蔗糖20g/L,酵母提取物5g/L,pH 6.3的蔗糖液体培养基中培养72小时后获得,蛋白的接种浓度为50μg/ml,接种体积为5μl;

(3) 接种后96小时在芋头叶片上形成的病斑为椭圆形或圆形,测量向叶尖和叶基方向延伸的最长值作为病斑的长度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学院,未经昆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01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