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场辅助γ射线辐射还原制备纳米钴-镍合金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80304.0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4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赵弘韬;张丽芳;徐平;李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科学院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C1/00 | 分类号: | C22C1/00;C22C19/07;C30B29/52;C30B29/62;C30B7/1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高会会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场 辅助 射线 辐射 还原 制备 纳米 镍合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钴-镍合金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磁性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磁损耗性能,一直是吸波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而磁性金属的纳米化、形貌有序或特异化等可以为吸波材料引入新的微波损耗机制,其小尺寸效应及隧道效应,能够引起周期边界条件的破坏,使之在声、光、电、磁、以及热力学方面的特性发生明显的变化。目前,纳米磁性金属材料制备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中主要包括高能球磨法、气相沉积法、电弧放电法等;化学法主要包括液相还原法、微乳液法、气相还原法、水热法等。物理法对设备条件要求较高,操作费用及能耗大,且一般要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产量低且产物的粒径分布范围较宽,化学法相对物理法来讲,对设备要求较低,但是易引入杂质及副产物,后处理工艺复杂。
据《Materials Letters》2008,62,1521-1524中报道,采用Co/Ni比例为1∶1的合金为靶金属,含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乙二醇为保护剂,通过激光剥蚀法制备了CoNi纳米合金颗粒。产物粒径约为15nm,但此法中没有对激光的能量对粉体粒径的影响进行研究,没有制备出不同成份的合金颗粒。
据《Nano Research》(2008)1:303-313中报道,在外加磁场下,以氯化钴和氯化镍为原料,1,2-丙二醇为溶剂,不同的NaOH浓度条件下,通过调节实验参数,制备出了直径500nm~1.3μm,长度在几微米到几百微米范围的一维链状合金。此实验通过水热法实现,反应温度较高,安全性须特别注意。
据《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2011,323,2271-2280中报道,利用多元醇还原前驱体的手段制备了CoNi纳米合金颗粒,先通过沉淀反应制备出钴镍氢氧化物前驱体,经分离、清洗、干燥后,在180℃下,用乙二醇进行还原得到CoNi合金颗粒,产物粒径为17~25nm。此法缺点在于实验步骤复杂,反应时间较长,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中国专利CN102191395A公布了采用将镍盐与钴盐溶于乙二醇甲醚或乙醇溶剂中形成溶胶,经充分搅拌后烘烤得到凝胶,再将凝胶在空气中烧结使其自燃,最后得到泡沫状钴镍合金的方法。此法步骤较为繁琐,对环境友好程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是要解决现有钴-镍合金的制备过程中存在的反应温度较高、操作过程复杂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了一种磁场辅助γ射线辐射还原制备纳米钴-镍合金的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磁场辅助γ射线辐射还原制备纳米钴-镍合金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称取0.5~0.6g的钴盐和0.5~2.5g的镍盐,加入到100~150ml的蒸馏水中,再加入5~20ml的醇类作为自由基清除剂,然后在磁场强度为0~4000Gs下,γ射线辐照4~8h;其中,辐照剂量率为20~80Gy/min;
二、将步骤一得到的产物经过蒸馏水、乙醇交替洗涤3~5次后,离心分离,干燥,即得纳米钴-镍合金。
本发明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涉及到的反应均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反应条件温和、制备成本低廉,特别适合材料的量化生产;
2、本发明在磁场强度为0~4000Gs下,γ射线辐照后,经洗涤,离心分离,干燥就可完成,操作过程简单,可控性强,具有良好的重现性,生成的产品质量稳定;
3、本发明的过程中所用试剂易于清除,产物纯度高;
4、本发明所制备的产物具有有序的结构和特殊的形貌,并且可以通过调整反应物中钴、镍成分的比例对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试验一制备的纳米钴-镍合金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的一种磁场辅助γ射线辐射还原制备纳米钴-镍合金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称取0.5~0.6g的钴盐和0.5~2.5g的镍盐,加入到100~150ml的蒸馏水中,再加入5~20ml的醇类作为自由基清除剂,然后在磁场强度为0~4000Gs下,γ射线辐照4~8h;其中,辐照剂量率为20~80Gy/min;
二、将步骤一得到的产物经过蒸馏水、乙醇交替洗涤3~5次后,离心分离,干燥,即得纳米钴-镍合金。
本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施方式所涉及到的反应均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反应条件温和、制备成本低廉,特别适合材料的量化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科学院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黑龙江省科学院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03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