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菌株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80322.9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7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刘亚君;杨敏敏;张克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02;A01P5/00;C12R1/465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杨宏珍 |
地址: | 65009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菌株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菌株及其应用,属微生物农药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植物寄生线虫是作物上普遍发生的病害之一,危害几乎所有作物。仅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每年在全球造成的损失就高达数百亿美元。由于生产上缺乏抗性品种,农作物复种指数高,化学杀线剂的使用受到限制,以及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生物防治植物线虫日益受到重视。
放线菌作为一种独特的微生物资源,其丰富的代谢产物具有多种多样的活性。本专利利用云南特有的生物资源,筛选出产生高效毒杀线虫活性代谢产物来毒杀根结线虫的放线菌菌株,在线虫的生物防治中具有潜在和实际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菌株及其应用。
本发明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发明人在前期研究中,筛选获得了具有良好杀线虫功能的放线菌粪生链霉菌 (Streptomyces fimicarius) D153。D153菌株已于2012年7月12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号为CGMCC No.6353。
粪生链霉菌(Streptomyces fimicarius) 孢子丝直或柔曲,孢子为长圆形、柱形或杆状,表面光滑,在合成培养基上培养时,菌落微褐色带微红色调或浅黄色调,可溶色素为褐色或黄褐色,气生菌丝为暗烟色或微灰色(Taguchi, 1993)。
本发明的粪生链霉菌D153菌株作为制备用于防治根结线虫制剂的应用。
本发明将粪生链霉菌D153通过常规的液体体培养,获得包括菌体和胞外分泌物的菌液,穴施使用。
本放线菌剂能与其他的杀线虫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合使用,但必须保证所混合药剂对本发明采用的菌剂无副作用。
本发明的放线菌剂一般在作物播种或移栽时施用。方法是播种时与种子共同 施入土壤中,移栽时将本制剂施入作物根际周围。对线虫发生严重地区可在作物生长过程中追施一次,方法是将本制剂施入作物根际周围。
本发明与现有的杀植物寄生线虫药相比,具有高效、低毒以及无残留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化合物的发酵生产方法(常规方法):
1、液体种子培养:高氏一号液体培养基分装到500ml三角瓶中,常规灭菌,再于超净工作台上用接种针从试管斜面上挑取一些菌丝接种于其中,然后22-28℃,150-180rpm/min于摇床上培养5-8天备用。
2、将摇好的种子按10-20%的接种量接种到发酵罐中,控制温度在22-28℃,培养2-3天,然后将发酵液用水调节,使CFU在105-108,备用。
本发明制剂对根结线虫的防效试验:
1、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的培养
将温室培养的带有南方根结线虫的番茄根用无菌水洗净,解剖针挑取根结线虫的卵囊置于0.4M的KCl溶液中,在5ml离心管中依次用4ml无菌水(三次)、1ml无菌青-链霉素双抗溶液、3ml 0.1%的NaClO溶液洗涤和消毒,每一步骤均通过短暂离心(8000转30秒)除去上清液。洗涤好的虫卵置于0.4M的ZnCl2溶液中孵化48小时,二龄幼虫用移液器收集于1.5ml离心管,通过短暂离心(5000转30秒)富集备用。
2、防效试验方法
(1)试验所用药剂及处理
A、液体菌剂,在作物移栽时一次性施于作物根际;
B、阳性对照,0.5%阿维菌素按37.5 kg/hm2处理;
C、空白对照,不加菌剂或药剂处理。
(2)试验方法
在直径为15 cm的盆钵加入500g土样(病土:沙土:腐殖土=1:1:1),做以上几个处理。每个处理5盆且3次重复,置于25-28℃的温室中培养。移栽后每隔3天浇水,使其正常生长。菌剂处理后30、60天分别调查各处理组作物根部 的根结数、根际的虫卵数和作物的株高、地上部分重以及根的湿重,计算菌剂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实施例1:用菌剂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试验
移栽1月龄番茄(4-6叶),番茄品种为:中杂9号,山东农业科技开发公司生产。每盆施用100ml菌剂,按上述试验方法进行防效试验。列表所示为防效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大学,未经云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03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波纹管的变径结构
- 下一篇:一种纤维类天然高分子吸附剂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