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液护手板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80339.4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3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唐淮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淮生 |
主分类号: | A61M5/52 | 分类号: | A61M5/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78000 云南省保***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 手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护手板。更为确切地说,属于一种供患者输液时使用的护手板。
背景技术
目前情况下医疗输液通常在人的手背上进行,整个过程一般需要2个小时左右,患者为使输液的手减少疲劳,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变换手的姿势,一不小心就会造成跑针,既影响治疗过程,又增加患者痛苦。为了解决患者输液时的“跑针”问题,家人梁琪已向专利局提交了名称为“托手板”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其申请号为201220261880.4。我们依照“托手板”的说明书以及附图,加工了一些不同规格的样品,在一些医院请患者输液时试用。结果表明,“跑针”现象得到了有效解决。然而也出现了新的问题。按照实用新型专利申请201220261880.4,我们所做的托手板样品,由于塑料板(1)是一个平板,试用患者的手僵直地放在托手板上,被松紧带(2)的收缩力束缚约2个多小时,大家都感觉输液的手不舒服,尤其是塑料板(1)的后边缘,还对手腕向后些的手臂部位,造成了一条明显的压迫性痕迹,额外给患者增加了疼痛和不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人经过认真的分析和研究,找出了导致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人的手指、手掌(含手心)、手腕以及和手腕相连的手臂部位,本身不处在同一个平面上,仅靠外力把上述人体各部位固定在同一个平面上长达几个小时,人自然会感觉不舒服。随后我根据人的手型构造以及输液时手的摆放姿势,还有考虑到一个产品应该同时满足患者左、右手的输液需求,设计了如本申请所描述的样品,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并最终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所述的输液护手板,由对称的硬质曲面板和带子组成,其特征在于,硬质曲面板的形状为,由前端的上弓曲面段圆滑过渡到下弓曲面段,然后再过渡到平面段,最后在硬质曲面板的末端有一个向下的弯曲。
本发明在使用时,护士将患者已扎上针的手手心朝下,放在输液护手板上,然后用带子分别系住手的四指(拇指除外)和手臂即可。此时患者输液的手与输液护手板的对应关系是,四指与前手掌置于输液护手板的上弓曲面段上,后手掌置于下弓曲面段中,手腕及手臂的一段置于平面段上。
本发明的优点是,提供了一种既能避免输液患者在输液时发生跑针(背景技术),又能使输液患者的手,在整个输液过程中适当放松,而使患者感觉较为舒适的输液护手板。再者,由于输液护手板采用了对称设计,使得同一个输液护手板既可用于左手,也可用于右手(周期较长的疗程,左、右手要轮着穿刺输液),达到了一物两用节约资源的目的。
附图说明
说明书附图是本发明的三幅图。其中图1是本发明主要组成硬质曲面板的正视图;图2是硬质曲面板的侧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给出本发明具体的实施例:
由硬质曲面板(1)和带子(2)所组成的输液护手板,其中硬质曲面板(1)采用对称设计,目的是为了让产品不分左、右手都可使用。在硬质曲面板(1)的边缘上,有用于连接带子(2)的孔槽(3)。而硬质曲面板(1)自身由三段组成,自前向后分别是上弓曲面段(4)、下弓曲面段(5)和平面段(6),且三组段彼此圆滑相连。在硬质曲面板(1)或者说平面段(6)的末端,有一个向下的弯曲(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淮生,未经唐淮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03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光安装座与发光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改进表面润滑的血管内导管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