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起重机及其超起卷扬收绳的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0537.0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0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单增海;曹立峰;王清送;王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18 | 分类号: | B66C13/18;B66C13/20;B66C23/7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魏晓波 |
地址: | 221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重机 及其 卷扬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起重机及其超起卷扬收绳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起重机,尤其是超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普遍配备超起装置,超起装置能够有效提高起重机吊重量。其原因在于,超起装置能够减小吊臂的挠度,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吊臂的旁弯。
如图1所示,图1为超起装置设置于主臂上的结构示意图。
超起装置主要包括超起支架、两超起臂12、超起卷扬14、超起锁止装置等。超起卷扬14还配备有超起马达,超起马达的起升油口进油时,超起马达可以驱动超起卷扬14收绳。
在收绳过程中,超起卷扬14经常出现爬绳、乱绳的现象,所谓爬绳、乱绳是指超起卷扬14的钢丝绳13通过超起卷扬马达将外部钢丝绳13收入卷筒内部时无法整齐的排列、无法正确的落入绳槽内的现象。如图2-3所示,图2为钢丝绳单侧堆积的结构示意图,该图即展示了钢丝绳13缠绕在超起卷扬14的卷筒141时产生的爬绳现象,图3为钢丝绳缠绕混乱的结构示意图,该图即展示了乱绳现象。从图2-3中可以看出,爬绳和乱绳主要发生于超起卷扬14的外侧,靠近两超起臂12之间的即内侧,相反侧则为外侧。爬绳、乱绳现象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相关:
a、是否带有翼型支架;
b、两超起臂12展开角度;
c、主臂11伸出臂长;
d、主臂11回缩速度。
为了解决爬绳、乱绳的现象,现有技术中在外侧增加固定绳档15,如图4所示,图4为图1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钢丝绳13无论自外侧向内侧缠绕还是自内侧向外侧缠绕,由于超起臂12有张角,钢丝绳13必然受到外撇的力,即受到向外侧的侧向力,该侧向力导致由外向内绕绳时,钢丝绳13在外侧会发生单侧堆积,在外侧设置绳档15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钢丝绳13的单侧堆积,但仍然存在下述技术问题:
绳档15设置于超起卷扬14的外侧,调节功能单一,上述a、b、c、d几个方面均是随工况不断变化的,固定的绳档15无法适应该种变化,故调整盘绳的效果并不理想;
有鉴于此,如何使绳档能够适应超起工况变化,以提高防止超起卷扬钢丝绳爬绳、乱绳的效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起重机及其超起卷扬收绳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能够使绳档适应超起工况的变化,有效避免超起卷扬在收绳过程中产生的爬绳、乱绳现象。
本发明提供的超起卷扬收绳的控制系统,包括设置于超起卷扬上的绳档,所述绳档活动连接于所述超起卷扬上;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驱动所述绳档自所述超起卷扬外侧向内侧移动的驱动部件。
优选地,所述驱动部件为控制油缸;所述控制油缸的液压源为超起马达的起升油口;所述控制油缸具有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起升油口的压力油进入所述第一腔时,所述控制油缸驱动所述绳档自所述超起卷扬外侧向内侧移动。
优选地,还设有减压阀,所述减压阀的进油口连通所述起升油口,所述减压阀的出油口连通所述控制油缸的第一腔,且所述减压阀的出油口至所述控制油缸的第二腔的通路上设有第一换向阀;
所述第一换向阀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二腔连通回油路;所述第一换向阀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二腔连通所述减压阀的出油口。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腔连通所述减压阀的出油口,所述第二腔通过所述第一换向阀连通回油路或所述减压阀的出油口;所述第二腔连通所述减压阀的出油口,所述第一腔通过所述第一换向阀连通回油路或所述减压阀的出油口。
优选地,所述减压阀的出油口与回油路之间设有溢流阀,所述溢流阀的设定值大于所述减压阀的设定值。
优选地,所述溢流阀的设定值高于所述减压阀的设定值的20%~30%。
优选地,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之间具有连接油路,且所述连接油路上设有节流口。
优选地,所述控制油缸一端固定于所述超起卷扬的外侧,另一端连接所述绳档;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分别为所述控制油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
优选地,所述绳档滑动连接于所述超起卷扬上,所述驱动部件驱动所述绳档自超起卷扬外侧向内侧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05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从水飞蓟中提取水飞蓟素的方法
- 下一篇:线切割加工机及切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