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交联度热缩管的扩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1698.1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1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利军;李继贤;聂云;李代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深圳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5/24 | 分类号: | B29C5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郭桂峰 |
地址: | 20180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联 度热缩管 扩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高交联度热缩管的扩张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热缩管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力技术领域。热缩管是利用辐射交联聚烯烃及其聚合物的合金,经过高能射线辐射后产生“形状记忆”的效应,进而实现包覆各种导线及电缆接头,起到绝缘防护的目的。为了使热缩管能够应用到各种粗细导线,热缩管在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经过孔径扩张工序。而目前广泛使用的扩张方式包括内压法、真空法,根据产品的尺寸和材质,分别选择相对应的扩张方式,但内压法使用最为广泛,需要依靠内压进行扩张,同时扩张内压的稳定性和适用性对扩张工序的稳定性、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影响很大。
扩张工序的稳定性对半成品的要求较高,但半成品状态很难达到完全一致,半成品外径尺寸的变化、材质的不均一性等很难实现连续长时间、长距离的扩张,同时,由于扩张充气距离的增加或减少,实际充气体积的增加和减少而导致气阻变化,使得在扩张点的压力变化影响明显,会对扩张稳定性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易出现多种质量问题,如轴向收缩率不稳定、产品内外径不稳定、产品连续性差(接头过多)等问题。同时对劳动力的要求较高,很难实现连续自动化生产。
此外,在针对高交联度的热缩管制造工艺中,现有的扩张方式要么采用单一的真空扩张,要么采用单一的内压扩张,会造成热缩管轴向变化率不稳定、并且扩张后在冷却过程中由于冷却不及时导致管自动变小。而使用传统的负压扩张方法很难起扩,扩张过程不稳定。并且轴向变化率在-20~-10%之间,因此扩张速度及稳定性难以控制,无法保证产品的良品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高交联度的热缩管制造工艺中,扩张方式单一,导致的轴向变化较大,收缩率不稳定,扩张速度及稳定性难以控制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交联度热缩管的扩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热缩管半成品的一端密封;沿热缩管半成品的另一端将所述热缩管半成品加热输送至扩张装置,依次经扩张装置的具有压强差的第一真空区域及第二真空区域;同时,向所述热缩管半成品的另一端通入高压气体,使所述热缩管半成品在扩张装置中快速扩张并冷却成热缩管成品;将所述热缩管成品收卷。
进一步的,将所述热缩管半成品加热至130-160℃。
进一步的,将所述热缩管半成品以4米/分至12米/分的速度输送至扩张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高压气体的压强为0.05~0.15MPa。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真空区域的真空度高于所述第一真空区域的真空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真空区域的真空度为-0.06~-0.08Mpa。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真空区域的真空度为-0.07~-0.09Mpa。
进一步的,利用温度在20-35℃的冷却水将在扩张装置中快速扩张的所述热缩管半成品冷却。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高交联度热缩管的扩张方法针对高交联度热缩管的特性在扩张装置中设置的两个存在真空梯度的真空区域中,由于真空梯度的存在,减小了高交联度热缩管成品轴向变化率的波动范围,克服了高交联度产品扩张过程中自动变小,提高了扩张速度及稳定性,保证了成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高交联度热缩管的扩张方法的流程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高交联度热缩管的扩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高交联度热缩管的扩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更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见图1,其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高交联度热缩管的扩张方法的流程图。
该高交联度热缩管的扩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0将热缩管半成品的一端密封;
S120沿热缩管半成品的另一端将所述热缩管半成品加热输送至扩张装置,依次经扩张装置的具有压强差的第一真空区域及第二真空区域;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所述热缩管半成品加热至130-160℃。将所述热缩管半成品以4米/分至12米/分的速度输送至扩张装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真空区域的真空度高于所述第一真空区域的真空度,形成一真空梯度,由于真空梯度的存在,减小了高交联度热缩管成品轴向变化率的波动范围,克服了高交联度产品扩张过程中自动变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深圳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深圳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16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