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渗透除湿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1719.X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5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赖庆智;郑旭轩;吴信贤;王惠通;赖宇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22 | 分类号: | B01D53/22;B01D53/2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曹玲柱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渗透 除湿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电渗透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电源;
至少一电极组,其电性耦接该电源;以及
至少一电渗透膜,各电渗透膜设于各电极组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渗透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渗透膜能够为一多孔、亲水性与表面具有带电性的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渗透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薄膜的厚度为30至10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渗透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薄膜的材质为全氟磺酸物、沸石、有机金属网架或中孔氧化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渗透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薄膜的酸碱值为4至7。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渗透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薄膜的表面电位小于-10mV。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渗透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极组具有一第一电极与一第二电极,该第一电极设于该电渗透膜的一侧,该第二电极设于该电渗透膜的另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渗透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贴附于该电渗透膜的侧面,该第二电极贴附于该电渗透膜的另一侧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渗透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为一可透水的导电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渗透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电层以一金属溅射、一活性碳粉披覆或一活性碳纤维披覆所制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渗透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金属溅射所制备的导电层,该导电层的材料为白金。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渗透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白金的溅射厚度为2至10nm。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渗透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活性碳纤维披覆所制备的导电层,该活性碳纤维层的厚度为300至400μm。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渗透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源为一交流电源,或者一偏极交流电源,或者一直流电源串联一交流电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渗透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源的交流电压为3至30V,该电源的交流频率为100至100kHz,或者该电源的直流电压为3至30V。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渗透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具有至少一风扇,该风扇设于该电渗透膜的一侧。
17.一种电渗透除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具有湿气的气体通过至少一电渗透膜,以去除该气体中的湿气,该湿气被该电渗透膜所吸收;以及
一电极组产生一电场,该电极组具有一第一电极与一第二电极,该第二电极为一负电电极,该湿气具有一正电电性,该电渗透膜的表面具有一负电电性,该具有正电电性的湿气受到该负电电极的吸引,而使该具有正电电性的湿气朝向该负电电极的方向移动,并由该负电电极排出该湿气。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渗透除湿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为一可透水的导电层。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渗透除湿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负电电性与该正电电性由一电源所提供。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渗透除湿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电源的交流频率为100至100kHz,该电源的交流电压为3至30V,或者该电源的直流电压为3至30V。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渗透除湿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电渗透膜能够为一多孔、亲水性与表面具有带电性的薄膜。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渗透除湿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薄膜的厚度为30至1000μm。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渗透除湿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薄膜的酸碱值为4至7。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渗透除湿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薄膜的表面电位小于-10m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171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