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座椅角度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2235.7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5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朱敬涛;彭志雄;朱良义;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22 | 分类号: | B60N2/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座椅 角度 调节 装置 | ||
1.一种座椅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侧板(100);
第二侧板(200),第二侧板(200)与第一侧板(100)相对设置;
第一连接管(300),所述第一连接管(300)两端分别转动连接第一侧板(100)和第二侧板(200);
第一前连接板(400),所述第一前连接板(400)转动连接第一侧板(100);
第二前连接板(500),所述第二前连接板(500)与第一前连接板(400)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前连接板(500)转动连接第二侧板(200);
第二连接管(600),所述第二连接管(600)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前连接板(400)和第二前连接板(500);
驱动电机(700),所述驱动电机(700)动力输出端转动连接第一前连接板(400),所述驱动电机(700)可转动地连接第一侧板(100)和第一连接管(300);和
坐盆(1000),所述第二连接管(600)转动连接坐盆(10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
第一后连接板(800);
第二后连接板(900),所述第二后连接板(900)与第一后连接板(800)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连接管(300)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后连接板(800)和第二后连接板(9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电机(700)动力输出端通过第一螺栓(410)转动连接第一前连接板(4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连接板(400)通过第二螺栓(420)转动连接第一侧板(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角度调节装置包括::
电机第一固定板(710),所述电机第一固定板(710)转动连接驱动电机(700),所述电机第一固定板(710)转动套设在第一连接管(300)上,所述电机第一固定板(710)固定在第一侧板(100)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座椅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角度调节装置包括::
电机第二固定板(720),所述电机第二固定板(720)转动连接驱动电机(700),所述电机第二固定板(720)固定连接电机第一固定板(7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座椅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700)通过第一铆钉(711)转动连接第二固定板(72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座椅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第二固定板(720)通过第三螺栓(712)固定连接电机第一固定板(7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角度调节装置包括:
第二连接管连接组件(610),所述第二连接管(600)转动连接第二连接管连接组件(610),
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组件(610)包括:
第一半圈(611),所述第一半圈(611)固定连接坐盆(1000);
第二半圈(612),所述第二半圈(612)卡合第二第一半圈(611);
固定圈(613) 所述固定圈(613)包裹第二半圈(612),所述固定圈(613)两端分别固定在坐盆(100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座椅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圈(611)和第二半圈(612)截面形成腰形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223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