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附有钢丝保护绳的透水框架抛投船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2932.2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0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范贻君;向常飞;董建华;焦斌;马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宜昌航道工程局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附有 钢丝 保护 透水 框架 抛投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抛投船,特别是一种附有钢丝保护绳的透水框架抛投船。
背景技术
因透水框架独特的四面六边结构,在现有的施工中,一般采用机械抛投和人工抛投两种模式进行施工。
1)、机械抛投模式:该模式在透水框架结构运用初期作为试用方法采用,通过现场施工发现,机械抛投时,挂环、绑定、移位、抛投等工序较为繁琐,时间利用率较低,整体模式效率低、成本高,且机械设备安全隐患较大,不适用抛投。
2)、人工抛投模式:该模式替代了机械设备,提高了施工效率,但增加了劳动力,人工抛投时将3~4架透水框架用Ф10cm尼龙绳两两对角绑扎在一起,以避免框架嵌套,提高框架的架空率,增强抗冲能力,减小框架在水中的漂距,提高抛投到位的准确性。目前大多采用人工抛投进行施工。
根据设计的不同要求,透水框架本身自重在60~100kg,单人操作不可能完成。一般2~3人才能完成移动、定点、抛投,且抛投施工船舶满载时,甲板上安全通道狭窄,人员走动非常拥挤,即使穿戴了救生设备,水上作业仍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极易发生人员落水或刮伤事故。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附有钢丝保护绳的透水框架抛投船,在现有的透水框架抛投船基础上,安装钢丝保护架,选用安全的保护绳佩戴于施工人员身上,将一端保护牵引绳悬扣在钢丝保护架上。该透水框架抛投船解决了施工人员落水施救难的问题,大大降低了在透水框架抛投施工中的伤亡率。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附有钢丝保护绳的透水框架抛投船,抛投船的船头垂直固定一竖直钢管,钢丝绳一端固定于竖直钢管顶端,钢丝绳另一端固定于抛投船的船尾,保护绳连接在钢丝绳上。
所述保护绳为多根,每一根保护绳呈V型,保护绳中部悬扣在钢丝绳上,保护绳能沿着钢丝绳滑动,所述保护绳两个末端用于悬挂施工人员。
所述竖直钢管设有支撑杆,防止钢管侧翻倒坍。
所述抛投船的船尾处焊接有一拉环,用于系钢丝绳。
一种透水框架抛投方法,分以下几个步骤:a、施工准备工作:为了保证抛投框架的进度和质量,分段按网格进行抛投,划分施工网格:尺寸为20m×10m,然后根据施工网格所在的平面位置,按照设计要求的抛框架范围和框架数,计算出各施工网格的透水框架量,抛投前先对施工区进行测量成图,用以指导施工,然后将抛投船粗定位,抛投船八字锚来控制船舶的左右移动;
b、抛投参数确定:进行抛投试验,先测定抛投区水深和流速,然后实测漂距。漂距确定后,根据漂移中确定定位船的前移距;
c、抛投框架精确定位:根据测定的漂距及网格的位置,计算抛投船位置,将运框架船开到抛投区停靠于抛投船上,然后利用GPS精确定位;
d、透水框架抛投:根据设计抛投区、抛投量及抛投船性能规划抛投网格,抛投采用平板驳船装运至定位船靠泊,施工人员将保护绳佩戴在身上,施工人员沿着抛投船的两个船侧将透水框架抛入水中。
e、移位:抛投船通过连接锚缆绞机移位,以保证框架抛投覆盖均匀,不留空缺,现场施工时,施工员在施工网格图上根据设计抛投量、装框架船船舱长度、宽度等计算每次下料数量。
本发明一种附有钢丝保护绳的透水框架抛投船,提高了透水框架抛投施工中的安全系数和生产效率,同时具有装卸简单价格低廉和可循环使用等优点。例如:投入20艘透水框架抛投船,民工30人,在每一条抛投船上安装总投入约2.5万元。该抛投船解决了施工民工落水施救难等问题,大大降低了在透水框架抛投施工中伤亡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透水框架抛投船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施工前准备工作:
为了保证抛投透水框架的进度和质量,分段按网格进行抛投,一般尺寸为20m×20m。然后根据施工网格所在的平面位置,按照设计要求的抛框架范围和框架数,计算出各施工网格的抛框架量。抛投前先对施工区进行测量成图,用以指导施工。然后将本发明透水框架抛投船粗定位,该透水框架抛投船抛“八”字锚来控制船舶的左右移动。透水框架运输采用吊机装运,铁驳船运输,运至施工现场。
2、抛投参数确定:
施工前进行抛投试验,先测定抛投区水深和流速,然后实测漂距。漂距确定后,根据漂移中确定抛投船的前移距。
3、抛投框架精确定位:
根据测定的漂距及网格的位置,计算抛投船位置,然后利用GPS精确定位。
4、透水框架抛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宜昌航道工程局,未经长江宜昌航道工程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29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