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3272.X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7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孙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华仁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 | 分类号: | A61K36/906;A61K36/855;A61K36/718;A61P31/14;A61P1/12;A61K35/3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66071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中***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小儿 轮状病毒 肠炎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原料的医用配制品,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轮状病毒肠炎,又称秋季腹泻,是秋、冬季小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呈散发或小流行,经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潜伏期1-3天,多发生在6~24个月婴幼儿,4岁以上者少见。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病初常发生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带少量粘液,无腥臭味。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近年报道,轮状病毒感染亦可侵犯多个脏器,可产生神经系统症状,如惊厥等;50%左右患儿血清心肌酶谱异常,提示心肌受累。本病为自限性疾病,数日后呕吐渐停,腹泻减轻,不喂乳类的患儿恢复更快,自然病程约3-8天,少数较长。大便镜检偶有少量白细胞,感染后1~3天即有大量病毒自大便中排出,最长可达6天。血清抗体一般在感染后3周上升。病毒较难分离,有条件可直接用电镜检测病毒,或用ELISA法检测病毒抗原、抗体,或PCR及核酸探针技术检测病毒抗原、抗体。
此病多发于秋冬季,多见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潜伏期36~72h。典型病儿常伴有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热可达39~40℃。病初1~2天呕吐,可先于腹泻出现。腹泻为水样便,如蛋花汤样,无脓血,每天约3~10次由于吐泻,可引起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病儿粪便中电解质浓度显著低于细菌性肠炎,如霍乱、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等;且多数为急性失水,故多引起等渗或等渗偏高脱水。本病自然病程3~8天,平均5天左右。轮状病毒肠炎主要发生于秋冬季节,多见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起病急,病初即发生呕吐。大便量多,黄或淡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无其他并发症时,1周左右自然好转。确诊主要依据大便轮状病毒抗原的检测。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小儿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在我国治疗腹泻时滥用抗生素现象十分严重,后果是造成细菌耐药性增强,肠道正常菌群紊乱,破坏了生理平衡,使腹泻迁延或加重。西药只能对症治疗,疗效欠佳。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夏秋季最为多见且引起流行。目前临床上治疗此类疾病的药物多为口服制剂,且疗效不甚满意。由于婴幼儿脏腑娇 嫩,胃肠功能发育不成熟,消化系统功能不健全,胃液中胃酸少,消化酶的活性差,而婴幼儿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需要的营养多,相对胃肠道的负担较重,加之小儿寒暖不能自调,饮食不能自节,因此,外易受邪气侵袭,内易为饮食所伤。
泄泻乃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位于我国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的第二位,是导致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两岁以下的婴幼儿多见,四季均可发生。以小儿排便次数增多,大便性质改变(不消化的稀便、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为主要表现。此外,还可伴有食欲低下,常有呕吐,严重者可吐出咖啡样液体,腹泻频繁,每日大便十几次到几十次,粪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向外溅射,外观为黄绿色、黄色或微黄色,水量多而粪质少。全身一般情况较差,发热,体温可增至39℃~40℃,少数可高达41℃以上,小儿表现为烦躁不安、精神萎靡、意识朦胧,甚至昏迷,随着全身症状加剧,可引起神经系统、心、肝、肾等功能失调。腹泻轻者影响小儿营养吸收,重者多因伴有脱水、酸中毒、循环障碍与休克而危及生命。因本病可以侵犯呼吸道,又称“呼肠病毒”,有40%~50%病人伴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状。
婴幼儿腹泻是秋、冬季节儿科常见病,多数由轮状病毒引起,轮状病毒是1973年由B ishop等在墨尔本研究婴幼儿胃肠炎时从十二指肠黏膜细胞活检标本中发现的,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病毒侵入小肠上皮细胞,绒毛变短及脱落,导致小肠功能丧失。黏膜双糖酶活性降低、肠腔内木糖及蔗糖水解并吸收障碍,被细菌分解而产生有机酸,致使肠内渗透压增加,大量水及电解质进入肠腔,肠吸收减少。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轮状病毒肠炎,一般以支持及对症治疗为主,并根据患者脱水程度、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情况,给予对症治疗。国内有人用病毒唑、西米替丁、阿司匹林、潘生丁等药物治疗,但疗效并不满意,且这些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中医治疗小儿腹泻的药物虽然很多,如中成药:脾可欣、健脾止泻散、肠胃康冲剂等,对那些久泻不愈,或伴有呕吐、吃药困难的患儿,控制症状收效缓慢,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华仁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华仁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32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