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力自动调节的压力机平衡缸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3499.4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9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荣琳;庄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拓发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16 | 分类号: | B30B15/1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074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 自动 调节 压力机 平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压力机的平衡缸,尤其是一种压力自动调节的压力机平衡缸。
背景技术
压力机中的滑块从上死点到下死点的上下往复运动,除需要正常的传动系统、控制系统外,还需要设置平衡缸来平衡滑块及上模重量,避免工作过程中的附加冲击。平衡缸内气压过高和过低均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后果,目前国内、外在平衡装置的气压力调正大多是通过手动调节装置实现的。
中国专利申请CN201020628069.6公开了一种压力机平衡缸压力自动调节装置,有效解决了“帝豪”中高档汽车车顶、门等关键零部件压力加工精度的技术难关。但利用该装置的平衡装置大多是采用单个的元件组合而成,气压力的调整分别用打开和关闭简单的进气电磁阀和排气电磁阀,但是根据流体控制理论、当压缩空气在流动过程中的流动阻尼突然发生变化时将产生“水垂”冲击使被控气压力产生“过冲”、“过排”现象,另外由于气体向平衡缸内充气或由平衡缸向外排气是一个绝热的过程,当气压力相对稳定时转为“等容过程”而使平衡缸内压缩空气温度发生变化从而带动平衡缸内压缩空气压力发生变化。综上所述采用上述调整平衡缸内气压力的方法可以实现、但调压精度的实现非常困难。另外由于平衡缸调压时其进、出气流道中流动阻尼突变和所选的普通电磁阀的换向频率无法高频换向从而无法实现平衡缸内气压力的动态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压力自动调节的压力机平衡缸,解决了压力机压力调节自动化问题,操作步骤简单,能有效提高压力机的精度,同时所需的按装空间大大降低,结构简化。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压力自动调节的压力机平衡缸,包括平衡缸缸体,平衡缸缸体的前后分别设置前盖和后盖,在平衡缸缸体的内腔中设置活塞,在前盖中设置储油腔,在储油腔中设置储油活塞;在所述平衡缸缸体的内腔中设置活塞杆,活塞杆的一端与活塞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储油活塞伸出前盖的外部;在所述平衡缸缸体上设有缸体进气口和缸体出气口,缸体进气口和缸体出气口分别位于活塞的两侧;其特征是:在所述平衡缸缸体的一侧安装控制阀阀体,在控制阀阀体上设置控制阀进气口和控制阀出气口,控制阀出气口与平衡缸缸体的缸体进气口连通;在所述控制阀阀体的内部依次设置控制室、出气室和平衡室;在所述出气室和平衡室中分别设置第一阀套和第二阀套,在第一阀套和第二阀套中设置阀芯,在位于控制室的阀芯上安装托片和压盖,托片和压盖之间设置膜片,膜片与控制室的内壁接触;所述托片和压盖将控制室分隔成一侧的控制腔和另一侧的反馈腔,反馈腔和控制阀出气口相连通;在所述控制阀阀体的阀盖上安装E-P阀,E-P阀为二位二通电磁阀,E-P阀的进气口与控制阀进气口连通,E-P阀的控制口与控制阀阀体内的控制腔连通;在所述控制阀阀体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和测控电气回路,压力传感器安装在与控制阀出气口相连的流道上。
所述测控电气回路分别与压力传感器和E-P阀电连接。
所述平衡室与出气室相连通。
在所述第一阀套上设置排气口。
在所述平衡室的外围设置稳压室,稳压室和控制腔相连通。
在所述平衡缸缸体的前盖上安装接近开关。
所述储油活塞与储油腔的底部之间形成弹性储油腔,在弹性储油腔中充满润滑脂。
在所述活塞的外壁上沿着活塞的周向设有环形储油腔,环形储油腔为敞口状,在环形储油腔内充满润滑脂。
在所述活塞的外壁上与平衡缸缸体内壁接触的部位设置若干条环形凸棱,环形凸棱沿活塞外壁的周向设置。
本发明所述压力自动调节的压力机平衡缸具有以下优点:(1)在平衡缸缸体的内部增设了储油腔,确保平衡缸缸体在长期无给油润滑条件下正常工作;(2)采用控制阀解决了压力机压力调节自动化问题,操作步骤简单,能有效提高压力机的精度,避免了压力机平衡装置工作时气压力过冲、过排放问题,保证压力机的安全运行 ,同时所需的按装空间大大降低,简构简化;(3)在平衡缸缸体上设置了超程报警装置,解决了由于压力机误操作使工作行程超程而损坏平平衡装置中的零部件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活塞外壁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拓发自控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拓发自控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34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陆两栖车船
- 下一篇:一种CI/MRI双功能Mn3O4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