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终端直通技术共享系统下行资源的跨层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3517.9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4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孙君;朱洪波;邵世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H04W72/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 直通 技术 共享 系统 下行 资源 设计 方法 | ||
1.一种终端直通技术共享系统下行资源的跨层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链路
自适应的手段对资源进行跨层的资源分配,对小区内或小区间D2D通信对与蜂窝用户共存的场景进行跨层设计,
小区内单个D2D通信对与蜂窝用户共存的场景,其跨层设计方法为:
步骤一:在基站BS端首先通过公共控制信道获得关于任一蜂窝用户CU1和端到端直通用户D2D发送及接收端的位置信息,
步骤二:在D2D通信的接收端获得基站的广播信息,
步骤三:D2D接收端通过公共控制信道获得D2D相对于BS的位置信息,并根据广播信息中获得同频用户CU1的位置和信道信息,估算得到D2D接收端到BS的无线传输信道的衰落因子的估计值,在此假设得到的值是理想的,无误差的,
步骤四:D2D接收端得到以上信息后,计算公式
其中,α表示路径损耗因子,表示D2D通信的发送端DUE1到达蜂窝用户CU1的距离,表示基站到达D2D通信的接收端DUE2的距离,表示基站BS与DUE2之间的无线信道衰落系数,表示BS到达CU1的无线信道的衰落系数,:D2D发送端到CU1无线信道的衰落系数,表示DUE1与DUE2通信的无线信道衰落系数,表示D2D通信对中的发送端与接收端两者的距离,表示基站BS到达蜂窝用户CU1的距离,表示在M种D2D链路层备选的编码调制(CM)方案中第j中编码调试方式对应的SINR门限值,表示CU1正确检测出BS发送来的信号的SINR门限值,
步骤五:通过计算判断公式(1)的不等式条件是否成立,
步骤六:如果公式(1)的条件成立,接下来判断使公式(1)成立的SINR门限值对应的CM方式是否唯一,在D2D发送端的链路层有M种备选的CM方案,D2D发送端将这M种CM方案对应的计算结果依次进行比较,
步骤七:如果唯一,则D2D接收端反馈通知D2D发送端采用使公式(1)成立的SINR门限值对应的CM方式进行通信,同时采用满足功率公式的功率条件设置D2D的发送功率,功率公式为
其中,PBS表示基站向CU1发送信息的发送功率,PD表示D2D发送端DUE1的发送功率,
步骤八:如果不唯一,则D2D接收端反馈通知D2D发送端采用使公式(1)成立的SINR门限值对应的使得D2D的频带利用率最高的CM方式进行通信,并采用满足公式(2)的功率条件设置D2D的发送功率,
步骤九:如果D2D接收端判断公式(1)的条件不成立,则通知D2D发送端选用其它下行资源进行复用,
步骤十:至此,跨层资源分配算法流程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351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灭蚊器
- 下一篇:一种盐酸伊托必利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