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超临界萃取法提取小麦胚芽油的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83713.6 | 申请日: | 201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7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范洁玉;胡云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联合创新技术服务平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10 | 分类号: | C11B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临界 萃取 提取 小麦 胚芽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萃取工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小麦胚芽油的萃取工艺。
背景技术
小麦胚芽是面粉加工后的副产品,我国每年可用于开发的小麦胚芽资源高达28~42 亿千克,这为其加工利用提供了原料基础。小麦胚中平均含有10%左右的小麦胚芽油,主要成份是亚油酸、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占胚芽油总量的80%以上,其中人体最重要的必须脂肪酸——亚油酸达50%以上。小麦胚芽油中同时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 和一种对人体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廿八烷醇,它能够提高机体的运动耐力,改善心肌功能,提高全身肌肉松驰作用和灵敏性,增强机体的运动能力。小麦胚芽油的制取方法已有过研究报道,但多数研究采用浸出法进行提取。CO2超临界萃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萃取分离技术,它可以在接近常温的条件下进行分离提取,对产品中的活性或有效成分没有破坏作用,并且无有机溶剂残留。所分离提取的产品纯度高,色味纯正,安全无毒。该方法操作简单,能耗低,适用于农产品中具备生理活性物质的提取等。而对超临界萃取小麦胚芽油的研究报道却很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小麦胚芽油的提取工艺,提供了一种采用超临界萃取法提取小麦胚芽油的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采用超临界萃取法提取小麦胚芽油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干燥好的麦胚粉碎得到麦胚粉,称取适量的麦胚粉,采用自然重力堆积方式装填萃取柱;
(2)将萃取柱密封,调控萃取的温度和压力,打开CO2循环通路,进行萃取;
(3)降压,收集萃取出的小麦胚芽油。
优选的是,所述装填萃取柱中,体积为1 L的萃取缸每次装填小麦胚芽250 g。
优选的是,所述萃取压力为25-35 MPa,所述萃取温度为30-40℃,所述CO2流量为10-25 L/h。
优选的是,所述分离压力为6-10 MPa、所述分离温度为30-40℃,所述萃取时间为0.8-1.5 h。
优选的是,所述萃取压力为30 MPa,所述萃取温度为35℃,所述CO2流量为20 L/h;所述分离压力为8 MPa、所述分离温度为40℃,所述萃取时间为1 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工艺具有操作简单、萃取时间短、萃取温度低等优点;同时,这一技术具有无毒、无害,惰性环境可避免产物氧化,无化学试剂残留和污染,不需要精炼等优点,适合于生产车间的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采用超临界萃取法提取小麦胚芽油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干燥好的麦胚粉碎得到麦胚粉,称取适量的麦胚粉,采用自然重力堆积方式装填萃取柱;体积为1 L的萃取缸每次装填小麦胚芽250 g;
(2)将萃取柱密封,调控萃取的温度为35℃,压力为30MPa,打开CO2循环通路,进行萃取;所述CO2流量为20L/h,所述分离压力为8 MPa、所述分离温度为40℃,所述萃取时间为1 h;
(3)降压,收集萃取出的小麦胚芽油。
实施例2:
采用超临界萃取法提取小麦胚芽油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干燥好的麦胚粉碎得到麦胚粉,称取适量的麦胚粉,采用自然重力堆积方式装填萃取柱;体积为1 L的萃取缸每次装填小麦胚芽250 g;
(2)将萃取柱密封,调控萃取的温度为30℃,压力为25 MPa,打开CO2循环通路,进行萃取;所述CO2流量为10 L/h,所述分离压力为6 MPa、所述分离温度为35℃,所述萃取时间为0.8 h;
(3)降压,收集萃取出的小麦胚芽油。
实施例3:
采用超临界萃取法提取小麦胚芽油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干燥好的麦胚粉碎得到麦胚粉,称取适量的麦胚粉,采用自然重力堆积方式装填萃取柱;体积为1 L的萃取缸每次装填小麦胚芽250 g;
(2)将萃取柱密封,调控萃取的温度为40℃,压力为35 MPa,打开CO2循环通路,进行萃取;所述CO2流量为20 L/h,所述分离压力为10 MPa、所述分离温度为45℃,所述萃取时间为1 h;
(3)降压,收集萃取出的小麦胚芽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联合创新技术服务平台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联合创新技术服务平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37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