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毫米波透射与光学反射双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3803.5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4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沈荣;尤立志;罗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P1/20 | 分类号: | H01P1/20;G02B1/1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梁瑞林 |
地址: | 21406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毫米波 透射 光学 反射 双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波与光学共孔径天线技术,涉及一种毫米波透射与光学反射双模结构。
背景技术
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 Select Surface,缩写FSS)在军用、民用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目前,使用FSS构成双频天线的结构是:在一个金属基体上设置FSS结构,由金属基体上的通孔作为FSS结构的单元。金属基体的反射面反射一个频段电磁波,同时,金属基体又透射另一个频段电磁波。其缺点是:金属留存面积不足,浪费口径,导致光学反射率不高,不能组成毫米波透射与光学反射双模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毫米波透射与光学反射双模结构,以满足毫米波透射与光学反射的需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毫米波透射与光学反射双模结构,包括光学介质基体1,在光学介质基体1的光学反射面上镀制有光学反射膜2,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光学反射膜2对毫米波的透射率不低于98%;在光学介质基体1光学反射面的背面为频率选择结构3,该频率选择结构3由分布在光学反射面背面的频率选择单元3a构成,每个频率选择单元3a均为盲孔,频率选择单元3a的孔底到光学反射面的距离d=0.01λg~0.1λg,λg是毫米波在光学介质基体1中的导波波长。
本发明的优点是:提出了一种毫米波透射与光学反射双模结构,满足了毫米波透射与光学反射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一种毫米波透射与光学反射双模结构,包括光学介质基体1,在光学介质基体1的光学反射面上镀制有光学反射膜2,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光学反射膜2对毫米波的透射率不低于98%;在光学介质基体1光学反射面的背面为频率选择结构3,该频率选择结构3由分布在光学反射面背面的频率选择单元3a构成,每个频率选择单元3a均为盲孔,频率选择单元3a的孔底到光学反射面的距离d=0.01λg~0.1λg,λg是毫米波在光学介质基体1中的导波波长。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通常的光学反射元件由于性能、强度等要求使得其厚度不能过小,导致该元件虽能良好的保证光学性能,却不能很好的透射毫米波;而毫米波段的频率选择结构一般由腐蚀了频率选择单元图案的金属层构成(具体设计方法详见Ben A.Munk所著的<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s Theory and Design>),能很好的透射毫米波,但经腐蚀单元图案后,金属留存面积急剧减少,光学作用面积明显不足,无法保证光学的反射率。本发明的具体解决办法是:在光学介质基体光学反射面的背面腐蚀或者刻蚀频率选择结构,并且其频率选择单元为盲孔(不贯通)。这样既保证了很高的光学反射率和强度,同时也保证了实际光学介质基体厚度很薄,不会影响毫米波的透射,实现了良好的双模特性。
实施例1:光学介质膜:氟化钡(BaF2),光学介质基底:K9玻璃,基底光学作用面与频率选择结构单元盲孔底距离d为0.1mm。
实施例2:光学介质膜:氟化锂(LiF),光学介质基底:硫化锌(ZnS),基底光学作用面与频率选择结构单元盲孔底距离d为0.05mm。
实施例3:光学介质膜:氟化钙(GaF2),光学介质基底:硒化锌(ZnSe),基底光学作用面与频率选择结构单元盲孔底距离d为0.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七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38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经济型钳工台
- 下一篇:一种数显微调正弦磁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