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微振动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4013.9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3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光谷奥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H9/00 | 分类号: | G01H9/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周艳红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微 振动 传感器 | ||
1.一种光纤微振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光学有感腔和光学无感腔;所述光学有感腔由柱状面采集筒(03)及其底端的腔室隔离盒(06)密封连接构成,腔室隔离盒(06)下底面与中空的底盖(07)密封连接、构成所述光学无感腔;在光学有感腔内,所述腔室隔离盒(06)上支设有两个光纤耦合器(05)和一个筒状的传感参考轮(04),传感参考轮(04)上绕制有参考光纤(11),参考光纤(1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光纤耦合器(05)连接,所述柱状面采集筒(03)外表面绕制有接触传感光纤(10)并开有防水微孔(09),接触传感光纤(10)的两端经防水微孔(09)进入光学有感腔内并分别与两个光纤耦合器(05)连接,两个光纤耦合器(05)分别引出的无感引导光纤(17)经腔室隔离盒(06)进入光学无感腔;在光学无感腔内,所述腔室隔离盒(06)上通过支架固定结构(16)支设有尾缆支撑架(18),两根无感引导光纤(17)盘绕在所述尾缆支撑架(18)上并连接传输引导光缆(01);传输引导光缆(01)依次穿过腔室隔离盒(06)和光学有感腔,从所述柱状面采集筒(03)的顶端穿出,用于信号的输入和输出;所述接触传感光纤(10)、参考光纤(11)、两个光纤耦合器(05)和两根无感引导光纤(17)构成马赫泽德传感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微振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参考轮(04)外表面设有海绵层(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微振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07)呈弹头状抛物面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微振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面采集筒(03)上、传输引导光缆(01)穿出处设有防水帽(08),用于光学有感腔的防水保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微振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面采集筒(03)底端和底盖(07)顶端结合处设有防水锁紧箍(14),用于结合处的固定和防水保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微振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锁紧箍(14)由两个半环状结构组成,两个半环状结构的一端通过勾环结构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母锁紧,防水锁紧箍(14)的环内呈凹楔形;所述柱状面采集筒(03)底端和底盖(07)顶端分别设有凸半楔形裙边(15),两裙边(15)一起构成凸楔形、与所述防水锁紧箍(14)内环的凹楔形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微振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锁紧箍(14)为聚碳酸酯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微振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面采集筒(03)的顶面上设有把手(02)。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光纤微振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面采集筒(03)和/或底盖(07)为聚碳酸酯材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光纤微振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隔离盒(06)为圆形工程塑料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光谷奥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光谷奥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401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