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更换固定式气体报警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84396.X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8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黄明;周权;胡体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川仪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70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更换 固定 气体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更换固定式气体报警器。
背景技术
企业的生产活动过程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发生重大事故的特点。企业的发展,既给人类带来了大量的财富和生活便利,也由于火灾、爆炸、中毒等重大事故的频频发生,给企业带来了高额的经济损失。当企业环境中可燃或有毒气体泄漏时,固定式气体报警器检测到气体浓度达到或超过报警器设定值时,报警器会立即发出声光报警信号,以提醒操作人员及时采取安全措施并解除隐患,从而保证安全生产;因此,固定式气体报警器广泛应用于石化、冶金、燃气、油库等众多行业的作业环境中。
当今市场上报警器的型号很多,但从其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上来说主要有催化燃烧式、红外式、电化学式、光电离式、半导体式等几类。每种传感器在适用的环境、精确度、价格、抗干扰性以及寿命等方面可谓是千差万别。目前,固定式气体报警器在其传感器组合中的传感器固定采用焊接方式,这种连接方式既不便于传感器的更换,也因传感器失效而带来仪器的整体更换给用户增加额外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更换固定式气体报警器。可以解决现有中由于传感器不可更换造成的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更换固定式气体报警器,包括:壳体、传感器组合和电路组合,所述传感器组合和电路组合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电路组合通过分析所述传感器组合采集到的信号得到被测气体的浓度;所述传感器组合包括:传感器和与所述传感器可拆卸连接的传感器连接结构。
进一步,所述传感器连接结构包括:传感器套件、传感器座、传感器连接电路板和内爪弹簧针;
所述传感器套件内设置用于安装所述传感器的腔体,在所述腔体的侧壁设置所述传感器座,在所述腔体的底设置所述传感器连接电路板,在所述传感器连接电路板上固定所述内爪弹簧针,所述传感器安装在所述腔体内并连接于所述内爪弹簧针形成可插拔连接。
进一步,所述传感器连接结构还包括:带有过滤网的传感器盖,所述传感器盖位于所述腔体的开口处并盖在所述传感器套件上。
进一步,所述电路组合包括:信号处理电路和显示与报警组件;
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对所述传感器生成的电流信号依次进行电流电压转换、运算放大、低通滤波和温度补偿处理;
所述显示与报警组件,用于将所述信号处理电路输出的信号转换为被测气体的浓度值,并显示,以及当所述被测气体的浓度大于报警阈值时,进行报警。
进一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顺序连接的电流电压转换电路、运算放大电路、低通滤波电路和温度补偿电路。
进一步,所述显示与报警组件包括:模数转换电路、处理器、显示器和声光报警电路;
所述模数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信号处理电路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输出至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模数转换电路输入的数字信号,得到被测气体的浓度,并通过所述显示器显示,以及当所述被测气体的浓度大于报警阈值时,控制所述声光报警电路进行报警
进一步,所述壳体为防爆壳体。
进一步,所述传感器套件的外表面上还具有螺纹环,所述传感器套件与所述防爆壳体之间旋紧后采用环氧树脂灌封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由于传感器组合中,传感器与传感器连接结构之间为可拆卸结构,即传感器可以从传感器连接结构中拆卸下来,因此当传感器工作失效时,仅需要更换传感器即可,而不会造成仪器的整体更换,不会给用户增加额外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可更换固定式气体报警器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传感器组合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可拆卸结构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电路组合的实施例的结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可更换固定式气体报警器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壳体1、传感器组合2和电路组合3。
其中,壳体1优选为防爆壳体,使得该可更换固定式气体报警器可以应用于工业现场的1区和2区场合。传感器组合2和电路组合3均安装于壳体1,并且传感器组合2和电路组合3连接;其中电路组合3通过分析传感器组合2采集到的信号得到被测气体的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川仪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川仪分析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43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